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2-1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四)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13-15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2. 研究不足 | 第13-15页 |
一、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概述 | 第15-25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 公共部门 | 第15页 |
2. 人力资源管理 | 第15-16页 |
3.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 第16页 |
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 第16-17页 |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和流程 | 第17-20页 |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 | 第17-19页 |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流程 | 第19-20页 |
(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特点 | 第20-21页 |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内容的基础性 | 第20页 |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的通用性 | 第20页 |
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需求的反复性 | 第20-21页 |
(四)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1. 强化公共部门核心业务 | 第21页 |
2. 降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 第21页 |
3. 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革和创新 | 第21页 |
4. 获得专业的外包服务 | 第21-22页 |
5. 吸收和留住优秀人才 | 第22页 |
(五)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2-23页 |
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页 |
4.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3-25页 |
二、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5-31页 |
(一)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现状 | 第25-26页 |
1.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产生与发展 | 第25页 |
2.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发展现状 | 第26页 |
(二)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1. 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重视程度不高 | 第26页 |
2. 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监管亟需加强 | 第26-27页 |
3. 公共部门采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具有风险性 | 第27页 |
4.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水平有待提升 | 第27-28页 |
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缺少法律支持 | 第28页 |
(三)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1页 |
1. 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 第28-29页 |
2. 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监管不力 | 第29页 |
3. 公共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存在风险可能较大 | 第29页 |
4.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自身发展不成熟 | 第29-30页 |
5.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配套法规滞后 | 第30-31页 |
三、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1-34页 |
(一)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经验借鉴 | 第31-32页 |
1.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 第31-32页 |
2. 英国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 第32页 |
(二)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4页 |
1. 合理分析外包需求 | 第33页 |
2. 大力支持外包服务商 | 第33页 |
3. 对外包服务商及外包过程的监督管理 | 第33-34页 |
四、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对策 | 第34-39页 |
(一) 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念的认识 | 第34页 |
1. 转变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观念 | 第34页 |
2. 加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转变 | 第34页 |
(二) 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监督管理 | 第34-35页 |
1. 提高公共部门自身监管能力 | 第34-35页 |
2. 加强公共部门对外包服务商的监管 | 第35页 |
3. 委派人员参与外包服务过程 | 第35页 |
(三) 加大对外包服务商的支持 | 第35-36页 |
1.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协会 | 第35页 |
2. 建立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的激励机制 | 第35-36页 |
3.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资源共享平台 | 第36页 |
(四) 强化对外包风险的防范工作 | 第36-37页 |
1. 加强对信息安全风险的防控 | 第36页 |
2. 正确选择外包服务商 | 第36-37页 |
(五) 外包服务商提高服务水平 | 第37-38页 |
1. 加强自身团队建设 | 第37页 |
2. 完善外包服务体系 | 第37-38页 |
(六)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配套法规 | 第38-39页 |
1. 制定法规加强公共部门自身管理 | 第38页 |
2. 制定相关法规约束外包服务商行为 | 第38页 |
3. 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外包市场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