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缩略词表 | 第9-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33页 |
1.1 Hippo信号通路的组成 | 第14-16页 |
1.2 Hippo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 | 第16-19页 |
1.2.1 Hippo信号通路调控器官大小 | 第16-17页 |
1.2.2 Hippo信号通路调控组织再生与干细胞自我更新 | 第17-18页 |
1.2.3 Hippo信号通路调控癌症发生 | 第18-19页 |
1.3 Hippo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 第19-24页 |
1.3.1 极性和连接蛋白调控Hippo信号通路 | 第19-21页 |
1.3.2 机械力调控Hippo信号通路 | 第21-22页 |
1.3.3 GPCR调控Hippo信号通路 | 第22-23页 |
1.3.4 磷酸化对YAP的调控 | 第23-24页 |
1.4 Src蛋白的结构与调控 | 第24-27页 |
1.4.1 Src蛋白的结构 | 第24-26页 |
1.4.2 调控Src蛋白的机制 | 第26-27页 |
1.5 Src在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 | 第27-33页 |
1.5.1 Src调控细胞增殖 | 第27页 |
1.5.2 Src影响细胞粘附,运动和侵袭 | 第27-30页 |
1.5.3 Src与癌症转移 | 第30-31页 |
1.5.4 Src影响血管生成 | 第31-32页 |
1.5.5 Src作为药物治疗靶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4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3-40页 |
2.1.1 细胞 | 第33页 |
2.1.2 小鼠 | 第33页 |
2.1.3 质粒 | 第33-34页 |
2.1.4 抗体 | 第34-35页 |
2.1.5 shRNA序列 | 第35页 |
2.1.6 RT-qPCR引物序列 | 第35-36页 |
2.1.7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2.1.8 主要试剂 | 第36-38页 |
2.1.9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8-4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0-48页 |
2.2.1 质粒构建 | 第40-41页 |
2.2.2 细胞培养 | 第41页 |
2.2.3 细胞转染和细胞感染,构建稳转细胞系 | 第41-42页 |
2.2.4 免疫印迹 | 第42-43页 |
2.2.5 免疫共沉淀 | 第43-44页 |
2.2.6 免疫荧光 | 第44页 |
2.2.7 体外激酶活性实验 | 第44页 |
2.2.8 RNA的提取,逆转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4-45页 |
2.2.9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45-46页 |
2.2.10 细胞组分分离 | 第46页 |
2.2.11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 第46页 |
2.2.12 克隆形成实验 | 第46页 |
2.2.13 裸鼠荷瘤实验 | 第46-47页 |
2.2.14 免疫组化 | 第47-48页 |
第三章 Src通过磷酸化Lats1抑制Hippo信号通路的机制与功能研究 | 第48-71页 |
3.1 激酶文库的构建 | 第48-50页 |
3.2 细胞黏着诱导Lats1酪氨酸磷酸化修饰 | 第50-52页 |
3.3 筛选Lats1的上游酪氨酸激酶 | 第52页 |
3.4 Src直接磷酸化Lats1 | 第52-54页 |
3.5 Src抑制Lats1的活性 | 第54-56页 |
3.6 Src在多个位点磷酸化Lats1 | 第56-60页 |
3.7 细胞黏着通过Src抑制Hippo信号通路 | 第60-64页 |
3.8 Src抑制Lats1的抑癌基因功能 | 第64-65页 |
3.9 YAP对Src诱导的肿瘤发生起重要作用 | 第65-66页 |
3.10 在人类乳腺癌中Src蛋白水平和YAP激活相关 | 第66-68页 |
3.11 小结 | 第68页 |
3.12 讨论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9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