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利用碳—氢官能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利用三价铑和铁催化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1-43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三价铑催化含氮基团导向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第12-31页
        1.2.1 三价铑催化酰胺导向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第12-19页
        1.2.2 三价铑催化胺导向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第19-21页
        1.2.3 三价铑催化肟导向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第21-23页
        1.2.4 三价铑催化偶氮化合物导向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第23-25页
        1.2.5 三价铑催化亚胺导向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第25-27页
        1.2.6 三价铑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导向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第27-31页
    1.3 铁催化碳氢官能团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第31-35页
    1.4 本章小结第35页
    1.5 参考文献第35-43页
第二章 三价铑催化的四组分串联C-H官能化/环化/亲核取代反应:利用导向基原位生成策略构建α-烷氧基四氢喹啉第43-75页
    2.1 研究背景第43-44页
    2.2 反应设计第44-45页
    2.3 反应条件优化第45-47页
    2.4 反应底物普适性研究第47-52页
    2.5 反应机理研究第52-55页
    2.6 脱除导向基团第55页
    2.7 亲核试剂的亲核性顺序和化学选择性研究第55-56页
    2.8 本章小结第56-57页
    2.9 实验部分第57-58页
        2.9.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57页
        2.9.2 合成α-烷氧基四氢喹啉5的一般步骤第57页
        2.9.3 脱除导向基团的一般步骤第57-58页
        2.9.4 化合物51a的单晶数据第58页
    2.10 产物的表征数据第58-71页
    2.11 参考文献第71-75页
第三章 三价铑催化的跨环串联C-H官能化/酰胺化反应:制备七元环内酰胺第75-100页
    3.1 研究背景第75-78页
    3.2 反应设计第78页
    3.3 反应条件优化第78-79页
    3.4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79-82页
    3.5 反应机理研究第82-84页
    3.6 本章小结第84页
    3.7 实验部分第84-86页
        3.7.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84页
        3.7.2 机理研究第84-85页
        3.7.3 合成二苯并七元内酰胺化合物制备的一般方法第85页
        3.7.4 化合物3e的晶体数据第85-86页
    3.8 产物的表征数据第86-95页
    3.9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第四章 三价铑催化N-甲氧基苯甲酰胺导向的串联C-H官能化/酰胺化反应:制备异喹啉二酮第100-124页
    4.1 研究背景第100-102页
    4.2 反应设计第102-103页
    4.3 反应条件优化第103-105页
    4.4 反应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05-107页
    4.5 反应机理研究第107-108页
    4.6 克级反应第108-109页
    4.7 本章小结第109页
    4.8 实验部分第109-111页
        4.8.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109页
        4.8.2 原料N-甲氧基苯甲酰胺的合成第109-110页
        4.8.3 原料重氮丙二酸酯的合成第110页
        4.8.4 合成异喹啉二酮化合物3的一般方法第110页
        4.8.5 化合物3h的单晶数据第110-111页
    4.9 产物的表征数据第111-120页
    4.10 参考文献第120-124页
第五章 铁催化的醚类化合物碳氢键官能团化:通过双C-C键构筑高效合成6-烷基菲啶及其衍生物第124-144页
    5.1 研究背景第124-126页
    5.2 反应设计第126页
    5.3 反应条件探索第126-129页
    5.4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29-130页
    5.5 机理研究第130-131页
    5.6 本章小结第131页
    5.7 实验部分第131页
        5.7.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131页
        5.7.2 制备6-烷基菲啶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第131页
    5.8 产物的表征数据第131-140页
    5.9 参考文献第140-144页
全文总结第144-146页
化合物谱图节选第146-157页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7-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线结构光视觉的轴径测量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擒纵原理救生缓降器研制与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