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7页
    1.1 选题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4-17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第17-23页
    2.1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理论研究第17-19页
        2.1.1 受托责任理论第17页
        2.1.2 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2.1.3 平衡计分卡理论第18-19页
    2.2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第19-23页
        2.2.1 经济责任及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19-20页
        2.2.2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体和类型第20页
        2.2.3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及作用第20-23页
第三章 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及问题第23-32页
    3.1 W医院概况第23-24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第24-27页
        3.2.1 审计主体与对象第24页
        3.2.2 审计依据及内容第24页
        3.2.3 现行评价指标体系简介第24-27页
        3.2.4 现行评价指标体系特点第27页
    3.3 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3.3.1 评价范围狭窄第28页
        3.3.2 指标设置不全第28-29页
        3.3.3 评价方法落后第29页
        3.3.4 指标权重缺失第29页
    3.4 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第29-32页
        3.4.1 扩大评价范围第30页
        3.4.2 完善指标设置第30页
        3.4.3 改进评价方法第30-31页
        3.4.4 设置指标权重第31-32页
第四章 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新构建第32-59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第32-34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依据第34-38页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4-35页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第35-38页
    4.3 评价内容与平衡计分卡的整合第38-45页
        4.3.1 引用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第38-40页
        4.3.2 评价内容与平衡计分卡的整合第40-43页
        4.3.3 评价指标初选结果第43-45页
    4.4 评价指标的修正第45-48页
        4.4.1 评价指标修正方法第45-46页
        4.4.2 评价指标的修正结果第46-48页
    4.5 指标权重确定第48-57页
        4.5.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第50-52页
        4.5.2 构建判断矩阵及计算指标权重第52-57页
    4.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第57-59页
第五章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及相关建议第59-65页
    5.1 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第59-62页
    5.2 相关建议第62-65页
        5.2.1 费用控制方面第62页
        5.2.2 资产利用方面第62-63页
        5.2.3 社会效益方面第63页
        5.2.4 医院发展方面第63-64页
        5.2.5 内部控制方面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件 1第72-77页
附件 2第77-8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回顾性分析
下一篇: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