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 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20-34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9页 |
2.1.3 研究述评 | 第29-3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1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1页 |
2.2.3 责任政府理论 | 第31-32页 |
2.2.4 项目管理理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财政重点专项事前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研究 | 第34-46页 |
3.1 财政重点专项的特点分析 | 第34-35页 |
3.2 财政重点专项事前绩效评估模型构建原则 | 第35页 |
3.3 基于财政重点专项事前绩效形成机理构建评估模型 | 第35-40页 |
3.3.1 绩效形成机理分析 | 第35-38页 |
3.3.2 构建财政重点专项资金事前绩效评估模型 | 第38-40页 |
3.4 财政重点专项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第40-46页 |
3.4.1 指标设置 | 第40-43页 |
3.4.2 指标检验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财政重点专项事前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 第46-62页 |
4.1 绩效评估方法选择 | 第46-47页 |
4.1.1 绩效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 第46页 |
4.1.2 基于财政重点专项特点的绩效评估方法选择 | 第46-47页 |
4.2 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4.2.1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47-48页 |
4.2.2 网络层次分析法 | 第48页 |
4.3 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财政重点专项事前绩效评估步骤 | 第48-62页 |
4.3.1 因素分类 | 第48-49页 |
4.3.2 建立评判集 | 第49页 |
4.3.3 建立权重集 | 第49页 |
4.3.4 一层综合评判 | 第49-50页 |
4.3.5 二层综合评判 | 第50页 |
4.3.6 基于ANP方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50-62页 |
第五章 财政重点专项事前绩效评估实证研究 | 第62-78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62-63页 |
5.2 事前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 第63-78页 |
5.2.1 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事前绩效评估 | 第63-69页 |
5.2.2 事前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 第69-7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8-8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8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78-82页 |
6.2.1 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 | 第79页 |
6.2.2 完善专家参与机制 | 第79页 |
6.2.3 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 | 第79页 |
6.2.4 评价结果应用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4-95页 |
附件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