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1-22页 |
1.1.1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分析与建模 | 第11-14页 |
1.1.2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 | 第14-19页 |
1.1.3 超宽带滤波器 | 第19-22页 |
1.2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功率放大器的双音非线性与电记忆效应 | 第25-48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功率放大器双音IM3产物的Volterra级数分析 | 第25-36页 |
2.2.1 等效电路图与线性分析 | 第25-27页 |
2.2.2 三种机制的IM3产物 | 第27-33页 |
2.2.3 IM3产物Volterra级数分析的结论 | 第33-36页 |
2.3 功放电记忆效应的验证与建模 | 第36-45页 |
2.3.1 栅极基带电记忆效应的验证 | 第36-38页 |
2.3.2 IM3公式与基带行为模型的对应 | 第38-39页 |
2.3.3 待建模的功放设计 | 第39-40页 |
2.3.4 测量、建模与分析 | 第40-45页 |
2.4 早期文献中IM3和本文的的区别 | 第45-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Ka波段单片集成电路 | 第48-88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Ka波段宽带高效率功放MMIC | 第49-63页 |
3.2.1 双耦合谐振器宽带匹配 | 第49-52页 |
3.2.2 宽带功放MMIC的设计 | 第52-56页 |
3.2.3 功放芯片的低频稳定性与非线性稳定性 | 第56-59页 |
3.2.4 功放的测量与分析 | 第59-63页 |
3.3 尺寸紧凑的Ka波段T/R芯片 | 第63-75页 |
3.3.1 T/R芯片功放部分 | 第63-73页 |
3.3.1.1 CPW型晶体管模型修正 | 第63-66页 |
3.3.1.2 功放设计与芯片面积压缩 | 第66-69页 |
3.3.1.3 抑制功放奇模振荡 | 第69-71页 |
3.3.1.4 功放的最终性能 | 第71-73页 |
3.3.2 低噪放的设计与性能 | 第73-75页 |
3.4 线性大功率Ka波段功放MMIC | 第75-87页 |
3.4.1 功放拓扑与晶体管模型修正 | 第75-77页 |
3.4.2 线性功放的设计方法 | 第77-82页 |
3.4.3 两瓦功放仿真与测试结果 | 第82-8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四章 超宽带滤波器设计 | 第88-113页 |
4.1 引言 | 第88-89页 |
4.1.1 对称网络的奇偶模分析方法 | 第88-89页 |
4.2 基于缺陷微带结构的超宽带滤波器 | 第89-96页 |
4.2.1 缺陷微带结构的传输特性分析 | 第89-92页 |
4.2.2 缺陷微带结构的阻带特性改进 | 第92-94页 |
4.2.3 缺陷微带滤波器的测量验证 | 第94-96页 |
4.3 基于巴伦型CPW-微带过渡的超宽带滤波器及其带陷波改型 | 第96-107页 |
4.3.1 巴伦过渡滤波器的设计 | 第96-102页 |
4.3.2 巴伦过渡滤波器的测量验证 | 第102-104页 |
4.3.3 巴伦过渡滤波器的带陷波改型 | 第104-107页 |
4.4 基于电磁耦合型CPW-微带过渡的超宽带滤波器 | 第107-112页 |
4.4.1 耦合过渡滤波器的设计 | 第107-110页 |
4.4.2 耦合过渡滤波器的测量验证 | 第110-11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26-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