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55页
    1.1 问题的缘起第14-17页
    1.2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17-19页
        1.2.1 理论价值第18-19页
        1.2.2 实践价值第19页
    1.3 本研究现状述评第19-4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21-30页
        1.3.2 国外研究状况第30-42页
        1.3.3 国内期刊论文研究状况第42-44页
        1.3.4 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1.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界定第45-49页
        1.4.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环境第45-47页
        1.4.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界定第47-49页
    1.5 本研究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第49-53页
        1.5.1 研究基本思路第49页
        1.5.2 研究方法第49-52页
        1.5.3 创新之处第52-53页
    1.6 本研究主要内容第53-55页
第二章 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的梳理第55-118页
    2.1 我国古代思想资源第55-62页
        2.1.1 儒家学派的思想资源第55-58页
        2.1.2 墨家学派的思想资源第58-59页
        2.1.3 道家学派的思想资源第59-60页
        2.1.4 法家学派的思想资源第60-62页
    2.2 国外主要思想资源第62-79页
        2.2.1 古希腊的思想资源第62-65页
        2.2.2 古罗马的思想资源第65-67页
        2.2.3 英国的思想资源第67-70页
        2.2.4 法国的思想资源第70-73页
        2.2.5 德国的思想资源第73-75页
        2.2.6 美国的思想资源第75-79页
    2.3 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相关理论基础第79-118页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基础第79-89页
        2.3.2 列宁的相关理论基础第89-99页
        2.3.3 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理论基础第99-118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种类、功能及优化原则第118-133页
    3.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本类型第118-122页
        3.1.1 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第118-119页
        3.1.2 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第119-120页
        3.1.3 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第120页
        3.1.4 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第120-122页
    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功能第122-125页
        3.2.1 导向作用第122-123页
        3.2.2 强化作用第123-124页
        3.2.3 感染作用第124页
        3.2.4 约束作用第124-125页
        3.2.5 塑造作用第125页
    3.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方法第125-133页
        3.3.1 环境优化原则第126-129页
        3.3.2 环境优化方法第129-133页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第133-162页
    4.1 经济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第133-139页
        4.1.1 经济环境的涵义第133-134页
        4.1.2 经济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第134-139页
    4.2 政治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第139-143页
        4.2.1 政治环境的涵义第140页
        4.2.2 政治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第140-143页
    4.3 文化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第143-152页
        4.3.1 文化环境的涵义第143-144页
        4.3.2 文化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第144-146页
        4.3.3 大众传媒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第146-148页
        4.3.4 网络虚拟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第148-152页
    4.4 社会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第152-155页
        4.4.1 社会环境涵义第152-153页
        4.4.2 社会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第153-155页
    4.5 生态文明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第155-158页
        4.5.1 生态文明环境涵义第155-156页
        4.5.2 生态文明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第156-158页
    4.6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实践案例第158-162页
        4.6.1 理论与实践环境结合意义第159页
        4.6.2 社会环境下实践活动叙事质性分析案例第159-162页
第五章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的对策思考第162-192页
    5.1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环境第162-172页
        5.1.1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163-166页
        5.1.2 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第166-168页
        5.1.3 转变政府职能第168-169页
        5.1.4 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第169-171页
        5.1.5 构建社会主义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第171-172页
    5.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环境第172-181页
        5.2.1 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第174-175页
        5.2.2 建设法治中国第175-179页
        5.2.3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第179-181页
    5.3 优化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第181-185页
        5.3.1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第182-183页
        5.3.2 规范大众传媒环境第183-184页
        5.3.3 健全网络虚拟环境第184-185页
    5.4 创新社会主义社会环境第185-189页
        5.4.1 改革社会事业第186-188页
        5.4.2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188-189页
    5.5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环境第189-192页
        5.5.1 健全生态文明环境制度第189-191页
        5.5.2 培育树立生态文明环境观念第191-19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192-194页
致谢第194-195页
参考文献第195-201页
附录第201-2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
下一篇:双基地MIMO雷达信号处理与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