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对本质主义美学的批判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想 | 第11-21页 |
(一) 国内近30年维特根斯坦美学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关于维氏前后期美学思想的特色及意义的研究 | 第11-14页 |
2、关于维氏如何实现对传统美学的批判和超越的研究 | 第14-16页 |
3、关于维氏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 第16-19页 |
(二) 反思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二、本质主义美学 | 第21-26页 |
(一) 本质主义 | 第21-22页 |
(二) 本质主义美学 | 第22-26页 |
1、本质主义美学的表现 | 第22-24页 |
2、本质主义美学的局限性 | 第24-26页 |
三、前期维特根斯坦对本质主义美学的批判 | 第26-41页 |
(一) 美的本质不可言说 | 第26-38页 |
1、世界分为可言说的部分和不可言说的部分 | 第26-35页 |
2、美的本质属于不可言说的部分 | 第35-37页 |
3、对美的本质必须保持沉默 | 第37-38页 |
(二) 美与伦理 | 第38-41页 |
1、美的伦理特征:永恒性、超验性与神秘性 | 第38-39页 |
2、美的伦理意义:使人愉快 | 第39-41页 |
四、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本质主义美学的批判 | 第41-71页 |
(一) 美的本质不存在 | 第41-56页 |
1、美的词性与误解:从感叹词到形容词到名词 | 第41-46页 |
2、美的不确定性: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 第46-52页 |
3、美的意义与使用:词的意义在于使用 | 第52-56页 |
(二) 美与生活 | 第56-71页 |
1、美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 第56-60页 |
2、审美语词与生活表现 | 第60-63页 |
3、美及审美与家族相似论 | 第63-67页 |
4、美决定于生活形式 | 第67-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