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过电压及其防护论文--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论文

灭弧防雷间隙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诸论第10-22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15页
        1.1.1 广西雷暴活动特征第10-12页
        1.1.2 广西电网雷害特点第12-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第16页
        1.2.2 国外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第16-17页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7-20页
        1.3.1 当前电网防雷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3.2 线路雷害防治策略第19-20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1.4.1 新型防雷技术研究第20-21页
        1.4.2 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灭弧防雷间隙装置的机理介绍第22-39页
    2.1 经典防雷遇到的瓶颈第22-24页
        2.1.1 防雷工程实施的限制第22页
        2.1.2 雷电防护剖析第22-24页
    2.2 抑制建弧的分析研究第24-29页
        2.2.1 线路建弧率的计算第24-27页
        2.2.2 建弧成功的危害性第27-29页
    2.3 基于建弧抑制的灭弧防雷间隙第29-32页
        2.3.1 设计思路与路线第29-30页
        2.3.2 灭弧防雷装置的防雷理念第30-31页
        2.3.3 灭弧防雷间隙装置介绍第31-32页
    2.4 理论研究与实验第32-37页
        2.4.1 灭弧过程仿真第32-35页
        2.4.2 巨大工频电弧截断试验第35-37页
    2.5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雷害治理效果及分析第39-52页
    3.1 35kV线路防雷改造实例第39-43页
        3.1.1 35kV某线路的基本情况第39-41页
        3.1.2 防雷改造方案比较第41页
        3.1.3 现场防雷改造实施第41-42页
        3.1.4 运行情况分析第42-43页
    3.2 雷击故障仿真分析第43-46页
        3.2.1 现场检查情况第43页
        3.2.2 PSCAD仿真电路第43-44页
        3.2.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3.3 其它治理案例展析第46-49页
    3.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49-52页
        3.4.1 经济效益分析第49-50页
        3.4.2 社会效益分析第50-52页
第四章 复杂雷击防治研究第52-57页
    4.1 雷害相关因素分析第52-55页
        4.1.1 输电线路特征参数第52-54页
        4.1.2 线路走廊雷电活动规律第54-55页
    4.2 雷害治理工程策略第55-57页
        4.2.1 雷害治理指导思想第55页
        4.2.2 雷害治理工作重点第55-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8页
    5.1 本文总结第57页
    5.2 未来的前景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卷烟重量精度控制的实现
下一篇:桂林电网110-22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