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1 农业科技信息 | 第19页 |
2.1.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 第19页 |
2.1.3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 | 第19-20页 |
2.2 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页 |
2.2.2 创新与扩散理论 | 第20-21页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22页 |
2.2.4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现状 | 第23-26页 |
3.1 綦江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 | 第23页 |
3.2 綦江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 | 第23-25页 |
3.2.1 网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 第23-24页 |
3.2.2 “12316”“12396”重庆三农公益服务热线 | 第24页 |
3.2.3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 | 第24-25页 |
3.3 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接纳情况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接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40页 |
4.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主体对农民接纳行为影响 | 第27-30页 |
4.1.1 农业领域科研单位 | 第27页 |
4.1.2 政府机构 | 第27-28页 |
4.1.3 与农业相关的各大高校、学术团体 | 第28页 |
4.1.4 基层生产单位 | 第28页 |
4.1.5 与农业有关的企业 | 第28-29页 |
4.1.6 互联网上的涉农网站 | 第29-30页 |
4.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渠道对农民接纳行为影响 | 第30-32页 |
4.3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内容对农民接纳行为影响 | 第32-40页 |
4.3.1 农业技术 | 第32-33页 |
4.3.2 生产资料 | 第33页 |
4.3.3 品种信息 | 第33页 |
4.3.4 市场信息 | 第33页 |
4.3.5 生活保健 | 第33-34页 |
4.3.6 网上科技信息服务 | 第34页 |
4.3.7 农业科技政策法规 | 第34页 |
4.3.8 科研文献 | 第34页 |
4.3.9 气象信息 | 第34-40页 |
第五章 农民接纳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障碍分析 | 第40-43页 |
5.1 农民自身原因 | 第40-41页 |
5.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不完善 | 第41-42页 |
5.2.1 政府主导作用不强 | 第41页 |
5.2.2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服务渠道狭窄 | 第41-42页 |
5.2.3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不完善 | 第42页 |
5.3 资金缺乏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对策及建议 | 第43-48页 |
6.1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其科技接受能力 | 第43-44页 |
6.2 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 | 第44-46页 |
6.2.1 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 | 第44页 |
6.2.2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拓宽服务渠道 | 第44-45页 |
6.2.3 加强“人网”的建设 | 第45-46页 |
6.3 加大对农业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 | 第46-48页 |
第七章 研究不足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附录:农村科技信息获取渠道调查表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