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论文--数理统计论文--一般数理统计论文

油气管道上两类凹陷的损伤规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7-9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3页
        1.2.1 凹陷管道剩余强度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基于损伤理论的凹陷管道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存在问题第12-13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可行性分析和创新点第15-16页
        1.5.1 可行性分析第15页
        1.5.2 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金属材料韧性断裂判据研究第16-23页
    2.1 金属材料塑性损伤破坏的细观过程第16-17页
    2.2 应力状态和应力状态参数第17-18页
        2.2.1 常见的几种应力状态参数第17页
        2.2.2 不同应力状态下各应力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第17-18页
    2.3 临界空穴扩张比判据理论第18-21页
        2.3.1 宏观理论推导第18-20页
        2.3.2 细观试验基础第20-21页
    2.4 临界空穴扩张比判据的应用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管道凹陷计算模型研究第23-35页
    3.1 油气管道上凹陷的两种类型第23-25页
        3.1.1 管道凹陷的分类第23-24页
        3.1.2 管道凹陷形成机理分析第24-25页
        3.1.3 油气管道上凹陷的预防措施第25页
    3.2 两类凹陷判别方法建立及其分布情况分析第25-27页
        3.2.1 判别方法建立第26页
        3.2.2 两类凹陷在油气管道上的分布情况分析第26-27页
    3.3 有凹角凹陷计算模型研究第27-30页
        3.3.1 椭球模型第27-28页
        3.3.2 椭球作用形成有凹角凹陷数值计算第28-30页
    3.4 无凹角凹陷计算模型研究第30-34页
        3.4.1 环向棍压模型第30-31页
        3.4.2 环向棍作用形成无凹角凹陷数值计算第31-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两类凹陷的损伤程度研究第35-45页
    4.1 管道凹陷的损伤模型分析第35-36页
    4.2 有凹角凹陷的损伤程度分析第36-40页
        4.2.1 第一个载荷步损伤分析第36-38页
        4.2.2 第二个载荷步损伤分析第38-40页
        4.2.3 总损伤程度分析第40页
    4.3 无凹角凹陷的损伤程度分析第40-43页
        4.3.1 第一个载荷步损伤分析第41-42页
        4.3.2 第二个载荷步损伤分析第42页
        4.3.3 总损伤程度分析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两类凹陷的损伤回归分析第45-63页
    5.1 回归分析法介绍第45-46页
    5.2 有凹角凹陷的损伤影响分析第46-55页
        5.2.1 不同参数下的损伤程度分析第46-50页
        5.2.3 有凹角凹陷管道损伤程度的回归分析第50-53页
        5.2.4 有凹角凹陷的损伤拟合结果分析第53-55页
    5.3 无凹角凹陷的损伤影响分析第55-61页
        5.3.1 不同参数下的损伤分析第55-57页
        5.3.2 无凹角凹陷管道损伤程度的回归分析第57-60页
        5.3.3 无凹角凹陷的损伤拟合结果分析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剂对309S不锈钢TIG焊电弧特性及焊缝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中缅管线澜沧江跨越段风险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