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三个茯苓品种的品质特性及转录组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1 茯苓的研究概况第12-15页
        1.1.1 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第12页
        1.1.2 茯苓的药理作用第12-14页
        1.1.3 茯苓的人工栽培及育种第14-15页
    1.2 转录组及测序技术第15-17页
        1.2.1 转录组第15页
        1.2.2 转录组研究的主要技术第15-16页
        1.2.3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第16-17页
    1.3 有关多糖合成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三个茯苓品种的品质特性比较研究第21-33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21-22页
        2.1.1 生物材料第21页
        2.1.2 试剂及配制第21-22页
        2.1.3 相关设备和用具第22页
    2.2 试验方法第22-25页
        2.2.1 试验材料预处理第22页
        2.2.2 茯苓加工性能研究第22-23页
        2.2.3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3页
        2.2.4 茯苓蛋白质的提取与测定第23-24页
        2.2.5 茯苓样品中氨基酸的检测第24页
        2.2.6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4页
        2.2.7 茯苓多糖的提取与测定第24-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2.3.1 茯苓加工性能研究第25-26页
        2.3.2 茯苓蛋白质研究第26-29页
        2.3.3 茯苓多糖含量的测定第29-30页
    2.4 讨论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三个茯苓品种的转录组分析第33-79页
    3.1 试验材料第33-34页
        3.1.1 生物材料第33页
        3.1.2 主要试剂第33页
        3.1.3 仪器及设备第33-34页
    3.2 转录组测序方法第34-39页
        3.2.1 总RNA的提取第34页
        3.2.2 RNA样品检测第34页
        3.2.3 mRNA的纯化第34页
        3.2.4 RNA文库构建第34-35页
        3.2.5 文库质控第35页
        3.2.6 上机测序第35页
        3.2.7 原始数据过滤第35-36页
        3.2.8 转录组生物信息分析流程第36-37页
        3.2.9 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方法第37-3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9-76页
        3.3.1 RNA样品制备及质量分析第39-42页
        3.3.2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第42-45页
        3.3.3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第45-49页
        3.3.4 转录组文库质量评估第49-53页
        3.3.5 所有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第53-57页
        3.3.6 基因结构分析第57-59页
        3.3.7 新基因发现和功能注释第59-62页
        3.3.8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62-64页
        3.3.9 差异表达分析第64-72页
        3.3.10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第72-75页
        3.3.11 qRT-PCR验证结果第75-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3.5 讨论第77-79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性第79-81页
    4.1 全文总结第79页
    4.2 不足第79-80页
    4.3 创新性第80页
    4.4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附录第86-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作者简介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基于DEA-TOBIT三阶段模型
下一篇:羧甲基茯苓多糖组分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