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贵金属/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8页
    1.1 前言第10页
    1.2 贵金属纳米材料第10-17页
        1.2.1 Pd纳米材料第12-14页
        1.2.2 Pt纳米材料第14-16页
        1.2.3 Au纳米材料第16-17页
    1.3 优秀的贵金属载体——石墨烯第17-22页
        1.3.1 负载贵金属纳米材料的载体第17-18页
        1.3.2 石墨烯做贵金属载体第18-21页
        1.3.3 氧化石墨烯(GO)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第21-22页
    1.4 修饰剂分子量对石墨烯负载贵金属纳米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第22-26页
    1.5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1.5.1 研究思路第26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预沉淀法制备Pd纳米粒子/磺酸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第28-44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2.2.1 试剂与材料第29页
        2.2.2 磺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SO_3H)复合物的制备第29-30页
        2.2.3 Pd纳米粒子/磺酸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Pd/RGO-SO_3H)复合物的制备第30页
        2.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0页
        2.2.5 分析与表征第30-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3页
        2.3.1 Pd/RGO-SO_3H复合物的制备路线第31页
        2.3.2 GO-SO_3H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第31-34页
        2.3.3 PdCl_2水解及PdO·H_2O和GO-SO_3H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第34-36页
        2.3.4 Pd/RGO-SO_3H复合物的表征第36-39页
        2.3.5 Pd/RGO-SO_3H复合物的电催化活性第39-43页
    2.4 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自组装法制备Pt纳米线/盐酸胍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对肼的电催化氧化第44-57页
    3.1 前言第44-45页
    3.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3.2.1 试剂与材料第45页
        3.2.2 Pt纳米线/盐酸胍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Pt-NWs/RGO)复合物的制备第45-47页
        3.2.3 电化学测试第47页
        3.2.4 分析与表征第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3.3.1 膦酸功能化的铂纳米线(Pt-NWs-P)复合物的表征第47-49页
        3.3.2 盐酸胍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NH_2)复合物的表征第49-51页
        3.3.3 Pt-NWs-P和GO@NH_2的自组装第51-52页
        3.3.4 Pt-NWs/RGO复合物的表征第52-53页
        3.3.5 Pt-NWs/RGO复合物的电催化活性第53-56页
    3.4 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自组装法制备Au纳米粒子/膦酸功能化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对对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第57-69页
    4.1 前言第57-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4.2.1 试剂与材料第58页
        4.2.2 氨基功能化Au纳米粒子(Au-NP@NH_2)复合物和羧酸功能化Au纳米粒子(Au-NP@COOH)复合物的制备第58-59页
        4.2.3 膦酸功能化石墨烯(G-PO_3H_2)复合物的制备第59页
        4.2.4 Au纳米粒子/膦酸功能化石墨烯(Au-NP/G)复合物的制备第59页
        4.2.5 对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第59-60页
        4.2.6 分析与表征第6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0-68页
        4.3.1 Au-NP@NH_2复合物的表征第60-63页
        4.3.2 G-PO_3H_2复合物的表征第63-65页
        4.3.3 Au-NP/G复合物的表征第65-66页
        4.3.4 Au-NP/G复合物的催化活性第66-68页
    4.4 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5.1 总结第69页
    5.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96页
致谢第96-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质网络中的功能模块挖掘算法与关键蛋白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二甘醇法制备高质量炭载贵金属纳米晶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