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0-25页 |
1.3.1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0-22页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第2章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素分析 | 第25-37页 |
2.1 阔大货物装载技术要素分析 | 第25-33页 |
2.1.1 货物基础要素 | 第25-26页 |
2.1.2 货物超限等级 | 第26-29页 |
2.1.3 货物重心横向偏移 | 第29页 |
2.1.4 货物重心纵向偏移 | 第29-31页 |
2.1.5 货物重心高 | 第31-32页 |
2.1.6 其它技术因素 | 第32-33页 |
2.2 货物加固技术要素分析 | 第33-36页 |
2.2.1 货物受力分析 | 第33-34页 |
2.2.2 货物稳定性分析 | 第34-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阔大货物装载优化算法及数学模型 | 第37-55页 |
3.1 阔大货物装载优化总则 | 第37-39页 |
3.1.1 装载优化总体原则 | 第37-38页 |
3.1.2 装载优化算法流程 | 第38-39页 |
3.2 超限等级的优化判别算法 | 第39-46页 |
3.2.1 阔大货物超限等级判定 | 第39页 |
3.2.2 阔大货物超限判断特点 | 第39-40页 |
3.2.3 量化货物外部轮廓 | 第40-41页 |
3.2.4 计算点及超限判定 | 第41-44页 |
3.2.5 算例分析 | 第44-46页 |
3.3 货物重心纵向偏移及游车优化 | 第46-53页 |
3.3.1 阔大货物装载方式分析 | 第46-47页 |
3.3.2 游车优化算法 | 第47-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列车运行速度对货物纵向惯性力的影响 | 第55-81页 |
4.1 铁路货车动力学计算模型 | 第55-74页 |
4.1.1 车辆模型 | 第55-65页 |
4.1.2 轨道模型 | 第65-70页 |
4.1.3 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 | 第70-73页 |
4.1.4 车辆级/轨道耦合系统激振模式 | 第73-74页 |
4.2 列车速度对货物横向惯性力影响分析 | 第74-79页 |
4.2.1 仿真过程 | 第74-78页 |
4.2.2 算例分析 | 第78-7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决策支持研究 | 第81-119页 |
5.1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决策特点 | 第81-82页 |
5.2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决策要素分析 | 第82-84页 |
5.2.1 技术因素 | 第83页 |
5.2.2 经济及需求因素 | 第83-84页 |
5.3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 | 第84-89页 |
5.3.1 多目标决策的模糊优化模型 | 第84-85页 |
5.3.2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多目标决策优化问题 | 第85-87页 |
5.3.3 算例分析 | 第87-89页 |
5.4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决策支持系统 | 第89-117页 |
5.4.1 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原则 | 第90-92页 |
5.4.2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92-100页 |
5.4.3 系统的算法与流程 | 第100-109页 |
5.4.4 系统数据库 | 第109-112页 |
5.4.5 系统算例 | 第112-117页 |
5.5 系统特点 | 第117-11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