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8-30页
    1.1 问题提出第18-19页
    1.2 研究意义第19-2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9-20页
        1.2.2 现实意义第20-21页
    1.3 文献综述第21-26页
        1.3.1 参保现状与特征研究第21-23页
        1.3.2 参保因素的实证研究第23-25页
        1.3.3 政策制度的优化研究第25-26页
    1.4 研究设计第26-28页
        1.4.1 思路与方法第26-27页
        1.4.2 结构与内容第27-28页
    1.5 创新与不足第28-30页
        1.5.1 创新之处第28页
        1.5.2 研究不足第28-3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30-4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30-32页
        2.1.1 流动人口第30-31页
        2.1.2 养老保险第31-32页
    2.2 人口迁移流动理论第32-39页
        2.2.1 推力-拉力理论第32-33页
        2.2.2 二元经济理论第33-36页
        2.2.3 新经济迁移理论第36-37页
        2.2.4 成本效益理论第37-39页
    2.3 流动人口参保理论第39-46页
        2.3.1 群体异质理论第39-40页
        2.3.2 有限理性理论第40-42页
        2.3.3 合作博弈理论第42-44页
        2.3.4 公平正义理论第44-46页
第3章 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征第46-60页
    3.1 个体基本特征分析第46-49页
        3.1.1 性别与年龄第46-48页
        3.1.2 教育与户口第48-49页
    3.2 流动家庭特征分析第49-51页
        3.2.1 家庭规模状况第49-50页
        3.2.2 家庭生活水平第50-51页
    3.3 就业收入特征分析第51-56页
        3.3.1 就业状态与失业原因第51-53页
        3.3.2 就业单位与身份特征第53-54页
        3.3.3 工资收入与劳动强度第54-56页
    3.4 区域流动特征分析第56-58页
        3.4.1 流出区域与流入原因第56-57页
        3.4.2 流动范围与流入时长第57-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的群体参保差异分析第60-72页
    4.1 人口学特征的群体参保差异第60-64页
        4.1.1 个体基本特征差异第60-62页
        4.1.2 流动家庭特征差异第62-64页
    4.2 就业属性的群体参保差异第64-67页
        4.2.1 就业状态及单位差异第64-66页
        4.2.2 职业特征及身份差异第66-67页
    4.3 流动特点的群体参保差异第67-69页
        4.3.1 流动区域及范围差异第67-68页
        4.3.2 居留身份及时长差异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2页
第5章 基于有限理性选择的流动人口参保因素分析第72-92页
    5.1 理论框架与基本假设第73-77页
        5.1.1 参保行为的理论框架第73-74页
        5.1.2 参保决策因素的识别第74-77页
    5.2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第77-80页
        5.2.1 研究方法第77-78页
        5.2.2 变量选取第78-80页
    5.3 参保因素的实证结果第80-88页
        5.3.1 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及独立性检验第80-84页
        5.3.2 参保因素的显著性检验及优势比分析第84-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92页
第6章 流动人口参保决策的代际差异与户籍之别第92-108页
    6.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第92-95页
        6.1.1 研究方法第92-95页
        6.1.2 变量选取第95页
    6.2 参保决策的代际差异及来源分解第95-101页
        6.2.1 两代流动人口的参保因素检验第95-99页
        6.2.2 参保决策代际差异的来源分解第99-101页
    6.3 参保决策的户籍差异及来源分解第101-106页
        6.3.1 城乡户籍流动人口的参保因素检验第101-104页
        6.3.2 参保决策户籍差异的来源分解第104-106页
    6.4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7章 养老保险对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第108-124页
    7.1 基准模型与变量设定第110-112页
        7.1.1 基准模型设定第110-111页
        7.1.2 变量与数据第111-112页
    7.2 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现状第112-116页
        7.2.1 家庭消费水平分析第112-115页
        7.2.2 家庭消费结构分析第115-116页
    7.3 养老保险消费效应的检验第116-120页
        7.3.1 参保家庭消费效应的检验分析第116-118页
        7.3.2 不同群体的参保消费效应差异第118-120页
    7.4 本章小结第120-124页
第8章 提高流动人口参保水平的政策思路第124-130页
    8.1 构建公民福利意识第124-125页
    8.2 促进特殊群体参保第125-127页
    8.3 改革完善现有制度第127-130页
结论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0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研究
下一篇: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