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外部设备论文--接口装置、插件论文

IEEE1394串行总线物理链路层接口的设计与验证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0页
   ·课题研究的技术背景和现状第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状况第16-17页
   ·IEEE1394与其他总线的异同第17-18页
     ·串行总线与并行总线的区别第17页
     ·IEEE1394与USB的区别第17-18页
   ·课题研究目的以及主要工作第18页
   ·文章的结构安排第18-19页
   ·本文的关键术语说明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IEEE1394协议概述第20-32页
   ·协议的拓扑结构第20页
     ·背板环境第20页
     ·线缆环境第20页
   ·IEEE1394数据传输类型第20-22页
     ·异步传输第21页
     ·等时传输第21-22页
   ·IEEE1394协议结构第22-25页
     ·事务层第23页
     ·链路层第23-24页
     ·物理层第24页
     ·总线管理第24-25页
   ·物理层的结构第25-30页
     ·仲裁第26-27页
     ·PHY寄存器第27页
     ·端口第27-28页
     ·PHY-Link接第28页
     ·PHY包产生与解码第28-29页
     ·节点状态监控器第29-30页
     ·Serdes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PHY-Link接口的设计与功能第32-60页
   ·PHY-Link接口信号描述第32-33页
   ·PHY-Link接口的两种工作模式第33-34页
     ·PHY向Link提供PCLK时钟的不同第33页
     ·包传输速度控制的不同第33页
     ·状态传输的不同第33-34页
     ·包尾发送级联包方式的不同第34页
   ·PHY-Link接口的内部模块设计第34-44页
     ·接口驱动器第35-36页
     ·接口 FIFO第36-38页
     ·Link接口控制器第38-44页
   ·PHY-Link接口的功能第44-59页
     ·PHY-Link接口的复位、禁止和初始化第44-47页
     ·链路层控制芯片请求操作第47-50页
     ·双向控制总线第50-52页
     ·来自PHY的状态传输第52-54页
     ·数据包的发送功能描述第54-58页
     ·数据包的接收功能描述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PHY-Link接口模块验证第60-82页
   ·PHY-Link接口虚拟平台的IP级验证第60-69页
     ·功能验证的必要性第60页
     ·验证流程第60-61页
     ·验证环境第61页
     ·验证平台的搭建第61-63页
     ·PHY-Link接口测试第63-69页
   ·PHY-Link接口基于FPGA逻辑验证第69-81页
     ·验证环境第70页
     ·验证平台的搭建第70-76页
     ·基于FPGA的接口基本功能测试第76-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致谢第86-88页
作者简介第88-89页
 1.基本情况第88页
 2.教育背景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HB总线的DMA控制器分析与验证
下一篇:基于冗余共享的嵌入式SRAM的内建自测试修复及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