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矿区低阶煤孔隙结构与瓦斯解吸特性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6页 |
| ·煤体孔隙特性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煤瓦斯吸附特性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煤瓦斯解吸特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案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煤瓦斯吸附解吸基础理论 | 第19-27页 |
| ·煤对瓦斯的吸附机理 | 第19-23页 |
| ·煤对瓦斯吸附过程 | 第19-20页 |
| ·煤对瓦斯的吸附速度 | 第20-21页 |
| ·煤对瓦斯吸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3页 |
| ·煤对瓦斯解吸机理 | 第23-26页 |
| ·煤对瓦斯的解吸过程 | 第23页 |
| ·煤对瓦斯的解吸速度 | 第23-24页 |
| ·煤对瓦斯解吸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阜康低阶煤孔隙微结构研究 | 第27-40页 |
| ·矿井概况 | 第27页 |
| ·显微组分及镜质组反射率测定 | 第27-29页 |
| ·扫描电镜对煤体微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 ·扫描电镜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 ·扫描电镜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页 |
| ·低阶煤孔隙孔喉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 ·低阶煤孔隙形态 | 第30-31页 |
| ·压汞法测定原理 | 第31-32页 |
| ·压汞法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 ·低阶煤孔隙孔容比表面积分析 | 第34-38页 |
| ·测定原理 | 第35页 |
| ·低温氮吸附测试结果 | 第35-36页 |
| ·低温氮吸附对煤孔容及孔表面积的表征 | 第36-38页 |
| ·压汞法与氮吸附法测试方法比较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高压容量法等温解吸实验 | 第40-52页 |
| ·实验设备 | 第40-44页 |
| ·设备结构 | 第40-43页 |
| ·设备原理图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步骤 | 第44页 |
| ·煤样的采集 | 第44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44页 |
| ·实验过程 | 第44-46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阜康低阶煤解吸数学模型分析 | 第52-62页 |
| ·模型拟合 | 第52-57页 |
| ·朗格缪尔(Langmuir)模型拟合 | 第52-53页 |
| ·Wei Bull函数 | 第53-54页 |
| ·常用的数学模型拟合 | 第54-55页 |
| ·拟合结果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 ·温度对新疆阜康瓦斯低阶煤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 ·最大解吸量 | 第57-58页 |
| ·解吸量与解吸率 | 第58-59页 |
| ·瓦斯解吸作用的探讨 | 第59-60页 |
| ·孔隙结构特征对煤瓦斯解吸作用的影响 | 第60-61页 |
| ·孔隙发育的地质因素对煤瓦斯解吸作用的影响 | 第60页 |
| ·孔隙形态类型对煤瓦斯解吸作用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2-63页 |
| ·主要结论 | 第6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 附录 Ⅰ | 第73-78页 |
| 附录 Ⅱ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