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形而上美学旨趣的哲学基础 | 第8-12页 |
二、滋味说的形成历史 | 第12-19页 |
(一)滋味说的源起和形成 | 第12-17页 |
1、先秦两汉——滋味说的萌芽期 | 第12-14页 |
2、魏晋南北朝——滋味说的形成期 | 第14-16页 |
3、滋味说的集大成者——钟嵘 | 第16-17页 |
(二)滋味说的发展成熟 | 第17-19页 |
1、韵味说的确立 | 第17-19页 |
2、“韵味说”对“滋味说”的拓展 | 第19页 |
三、意境论的形成历史 | 第19-28页 |
(一)意境理论的源起 | 第19-23页 |
1、意境理论的哲学源头 | 第20-21页 |
2、意境论的酝酿 | 第21-23页 |
(二)意境论的诞生与发展 | 第23-28页 |
1、意境论的诞生与命名 | 第23-26页 |
2、意境的成熟和发展 | 第26页 |
3、意境论的运用和总结 | 第26-28页 |
四、滋味说和意境论的理论内涵及其形而上学旨趣 | 第28-34页 |
(一)滋味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形而上旨趣 | 第28-30页 |
(二)意境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形而上旨趣 | 第30-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