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吻合口位置高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临床资料 | 第8-11页 |
·病例来源 | 第8-9页 |
·诊断标准 | 第9-11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中医辩证标准 | 第10-11页 |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11页 |
3 治疗方法 | 第11-14页 |
·术前准备 | 第11-12页 |
·术前检查 | 第11-12页 |
·术前谈话及相关医疗文书的签署 | 第12页 |
·术前饮食 | 第12页 |
·备皮灌肠 | 第12页 |
·器械准备 | 第12页 |
·麻醉及体位 | 第12页 |
·手术方法 | 第12-13页 |
·TST术 | 第12-13页 |
·外剥内扎术 | 第13页 |
·术中注意事项 | 第13页 |
·术后处理 | 第13-14页 |
4 观察指标和分级标准 | 第14-16页 |
·术中情况的观察 | 第14-15页 |
·吻合口出血分级标准 | 第14页 |
·手术时间分级标准 | 第14页 |
·术毕肛缘切口数量具体分级标准 | 第14-15页 |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 第15-16页 |
·肛门坠胀感分级标准 | 第15页 |
·急便感分级标准 | 第15页 |
·术后出血分级标准 | 第15页 |
·肛门疼痛分级标准 | 第15-16页 |
·排尿障碍分级标准 | 第16页 |
·疗效评定 | 第16页 |
·随访半年后脱垂及出血情况分级标准 | 第16页 |
5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6 结果 | 第16-21页 |
·术中观察指标分析 | 第17页 |
·吻合口出血情况分析 | 第17页 |
·手术时间分析 | 第17页 |
·术毕肛缘切口数量分析 | 第17页 |
·术后并发症分析 | 第17-21页 |
·肛门坠胀情况分析 | 第18-19页 |
·急便感情况分析 | 第19页 |
·术后出血情况分析 | 第19-20页 |
·肛门疼痛情况分析 | 第20页 |
·排尿障碍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疗效评价分析 | 第21页 |
·随访半年后脱垂及出血情况分析 | 第21页 |
7 疗效分析 | 第21-28页 |
·术中观察指标分析 | 第22-24页 |
·吻合口出血 | 第22页 |
·手术时间 | 第22-23页 |
·术毕肛缘切口数量 | 第23-24页 |
·术后并发症分析 | 第24-28页 |
·肛门坠胀 | 第24-25页 |
·急便感 | 第25-26页 |
·术后出血 | 第26页 |
·肛门疼痛 | 第26-27页 |
·排尿障碍 | 第27-28页 |
8 讨论 | 第28-36页 |
·肛垫保护与肛门自制 | 第28-30页 |
·肛垫下移学说 | 第28-29页 |
·肛垫与排便关系 | 第29-30页 |
·直肠肛管移行上皮与排便关系 | 第30页 |
·TST机理分析 | 第30-31页 |
·TST三种吻合口位置高度的比较 | 第31-32页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度调整TST吻合口位置高度 | 第32-33页 |
·TST常见并发症处理 | 第33-36页 |
·肛门坠胀 | 第33-34页 |
·急便感 | 第34页 |
·术后出血 | 第34-35页 |
·肛门疼痛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综述 | 第42-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1 攻读期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