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汤加减肛门熏洗坐浴防治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22页 |
1. 临床资料 | 第9-12页 |
·病例来源 | 第9页 |
·病例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病例纳入、排除、脱落及剔除标准 | 第10-11页 |
·试验终止标准 | 第11-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随机分组方法 | 第12-13页 |
·A、B组患者术前准备 | 第13页 |
·A、B组患者麻醉及手术方式 | 第13页 |
·A、B组患者术后处理 | 第13-14页 |
·试验方法 | 第14-15页 |
3. 观察指标 | 第15页 |
4. 观察指标评分标准 | 第15-16页 |
5.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6页 |
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16页 |
7. 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8. 数据分析结果 | 第17-21页 |
·A、B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17-18页 |
·A、B组患者水肿发生率比较 | 第18页 |
·C、D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18-19页 |
·C、D组患者治疗前水肿评分比较 | 第19页 |
·C、D组患者治疗3天后水肿评分比较 | 第19页 |
·C、D组患者治疗5天后水肿评分比较 | 第19-20页 |
·C、D组患者治疗7天后水肿评分比较 | 第20页 |
·C、D组患者治疗7天后总疗效比较 | 第20页 |
·C组患者治疗3、5、7天后水肿评分比较 | 第20-21页 |
9. 安全性评价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40页 |
1. 痔的认识 | 第22-23页 |
2. 中西医对痔术后水肿病因的认识 | 第23-26页 |
·祖国医学对痔术后水肿病因的认识 | 第24页 |
·现代医学对痔术后水肿病因的认识 | 第24-26页 |
3. 痔术后水肿的预防 | 第26-28页 |
4. 祖国医学对熏洗坐浴疗法的认识 | 第28-30页 |
5. 现代医学对中药熏洗坐浴的认识 | 第30-33页 |
·预防机制 | 第30-31页 |
·治疗机制 | 第31-33页 |
6 苦参汤加减方组方、方解、药理分析及作用 | 第33-37页 |
7. 关于中药熏洗坐浴疗法的规范化研究现状 | 第37-40页 |
·关于熏洗坐浴液浓度方面的研究 | 第37-38页 |
·关于熏洗坐浴液温度方面的研究 | 第38页 |
·关于熏洗坐浴液持续时间的研究 | 第38-39页 |
·关于熏洗坐浴液干预时机的研究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综述 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在肛肠病的应用概况 | 第47-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表 | 第53-55页 |
观察表1 | 第53-54页 |
观察表2 | 第54-55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