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8页 |
1、黄安伦生平和音乐创作简介 | 第6页 |
2、《塞曲》的创作背景 | 第6-8页 |
第一节 民歌素材的选编和处理 | 第8-10页 |
1、塞北民歌旋律的调式特点 | 第8页 |
2、《塞曲》的旋律处理方法 | 第8-10页 |
第二节 调式和声手法 | 第10-17页 |
1、根据塞北民歌特征音调、旋法特点进行调式和声配置 | 第10-13页 |
2、同主音五声调式交替和声手法 | 第13-14页 |
3、五声调式色彩性变(偏)音和弦 | 第14页 |
4、五声调式旋律结合大小调和声特点 | 第14-17页 |
5、变和弦 | 第17页 |
第三节 其它和声手法 | 第17-24页 |
1、线条化和声手法 | 第17-18页 |
2、近关系与远关系离调、转调手法 | 第18-19页 |
3、根据不同形象、题材、体裁、曲式的不同和声设计 | 第19-24页 |
余论《塞曲》对发展中国少儿钢琴音乐创作及少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24-27页 |
1、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 第24-25页 |
2、多声部音乐感及多样弹奏技巧的培养 | 第25页 |
3、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后记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