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绘一体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塑绘之辩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塑绘一体之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中西塑绘关系之比较 | 第12-18页 |
1、西方塑绘的历史之争 | 第12-14页 |
2、中国传统之塑绘不分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历史探源 | 第18-49页 |
第一节 中国文化思维模式与时空意识之影响 | 第18-27页 |
1、整体思维与艺术表现之综合化 | 第18-22页 |
2、时空一体与艺术空间之时间化 | 第22-27页 |
第二节 传统雕塑之社会功能及其对彩绘之要求 | 第27-33页 |
1、明器雕塑与事死如生 | 第28-30页 |
2、佛教造像与宗教仪礼 | 第30-33页 |
第三节 雕塑创作主体之塑绘兼长及创作中的画样运用 | 第33-42页 |
1、创作主体之塑绘兼长 | 第33-40页 |
2、创作过程与画样运用 | 第40-42页 |
第四节 传统雕塑理论缺失与塑列画苑 | 第42-49页 |
1、传统雕塑理论缺失之历史现状 | 第42-44页 |
2、从“塑列画苑”看塑绘一体之理论基础 | 第44-49页 |
第三章 形式理法 | 第49-94页 |
第一节 泥塑彩绘及其与绘画重彩体系 | 第49-64页 |
1、泥塑彩绘之形式与技法 | 第49-57页 |
2、雕塑与绘画色彩观之比较 | 第57-64页 |
第二节 线性表现及其与书画用笔 | 第64-85页 |
1、线性表现之形式与功能 | 第64-73页 |
2、雕塑用线法则与书画用笔 | 第73-85页 |
第三节 山水塑壁及其与山水画 | 第85-94页 |
1、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壁形式 | 第85-90页 |
2、塑壁与山水画 | 第90-94页 |
第四章 审美品评 | 第94-126页 |
第一节 色彩美 | 第94-102页 |
1、形色并举 | 第94-96页 |
2、随类赋彩 | 第96-98页 |
3、指意象征 | 第98-100页 |
4、伦理貌色 | 第100-102页 |
第二节 线条美 | 第102-119页 |
1、气韵生动 | 第102-108页 |
2、灵性空间 | 第108-110页 |
3、简易之道 | 第110-114页 |
4、文质之和 | 第114-119页 |
第三节 意境美 | 第119-126页 |
1、沉冥山水之宗教境界 | 第119-120页 |
2、人山辉映之山水化境 | 第120-122页 |
3、间隔化之自足境界 | 第122-123页 |
4、纵深手法之空灵境界 | 第123-126页 |
结论 | 第126-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5页 |
后记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