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G银行灾难备份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灾备系统建设的价值第10-11页
   ·论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金融行业灾备基础知识第13-21页
   ·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第13-14页
   ·业务持续管理方法论第14-15页
   ·灾难备份的等级与要素第15-19页
     ·灾难备份的等级第15-16页
     ·灾难备份的要素第16-17页
     ·灾难备份等级确定的方法第17-18页
     ·灾备等级与RPO、RTO的关系第18-19页
   ·灾备系统建设模式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G银行灾难备份需求分析第21-42页
   ·工作方法第21-23页
     ·通过问卷进行资料搜集第21-22页
     ·通过访谈进行资料搜集第22-23页
     ·多重验证的方法第23页
   ·风险分析(RA)第23-32页
     ·风险分析的流程和内容第23-26页
     ·风险分析的方法第26-30页
     ·风险评估总结第30-32页
   ·业务影响分析(BIA)第32-39页
     ·业务产品分析第33页
     ·业务中断影响分析第33-36页
     ·业务关键度划分第36-37页
     ·最终业务分类及恢复目标第37-38页
     ·业务产品与信息系统的关联关系第38-39页
   ·G银行灾难备份需求分析结论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G银行灾难备份体系设计及实现第42-64页
   ·灾难备份体系建设的总体思想第42-44页
     ·建设原则第42-43页
     ·建设方法第43-44页
   ·“两地三中心”总体规划第44-46页
     ·“两地三中心”总体推进规划第44-45页
     ·“两地三中心”总体架构规划第45-46页
   ·灾备体系在数据层的建设及实现第46-57页
     ·传统的银行存储系统第46-47页
     ·同城灾备数据层建设第47-49页
     ·异地灾备数据层建设第49-50页
     ·新技术介绍与实现第50-56页
     ·灾难备份体系建设前后数据层的对比第56-57页
   ·数据层故障验证及测试第57-63页
     ·同城数据层故障切换第57-58页
     ·异地数据层故障切换第58页
     ·数据同步层性能测试第58-62页
     ·数据同步层性能优化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页
   ·展望第64-66页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第64-65页
     ·未来发展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变换和卡尔曼滤波器的去眼电伪迹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Zookeeper的SDN多控制器架构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