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Ⅲ)、Th(Ⅳ)和Se(Ⅳ)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 ·高放废物处置的设想 | 第8-9页 |
|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构想 | 第9-13页 |
| ·主要国家深地质处置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北山花岗岩的预处理及表征 | 第16-23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16页 |
| ·北山花岗岩的预处理 | 第16-20页 |
| ·表征方法 | 第17页 |
| ·表征结果 | 第17-20页 |
| ·BS04花岗岩的除铁处理及表征 | 第20-22页 |
| ·BS04花岗岩的除铁处理 | 第20-21页 |
| ·除铁后的花岗岩的表征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Se(IV)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 | 第23-35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24页 |
| ·吸附实验 | 第24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 ·等温线拟合模型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 ·pH对Se(IV)吸附的影响 | 第26-27页 |
| ·离子强度对Se(IV)吸附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29-31页 |
| ·FA和HA对Se(IV)吸附的影响 | 第31-33页 |
| ·Se(VI)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Eu(III)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 | 第35-42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36页 |
| ·吸附实验 | 第36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 ·pH和离子强度对Eu(III)吸附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不同花岗岩样品的吸附边界及吸附等温线对比 | 第37-40页 |
| ·FA和HA对Eu(III)吸附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Th(IV)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 | 第42-51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42-43页 |
| ·吸附实验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 ·不同花岗岩样品的吸附边界和吸附等温线 | 第43-44页 |
| ·离子强度对Th(IV)吸附的影响 | 第44-46页 |
| ·Th(IV)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6-48页 |
| ·FA和HA对Th(IV)吸附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总结 | 第51-52页 |
| ·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