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救赎—沈从文小说的诗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导论 | 第13-3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22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22-30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0-31页 |
第一章 诗性的时间 | 第31-71页 |
第一节 生命意志的循环不息 | 第33-43页 |
一、质疑进步的时间-历史观 | 第33-38页 |
二、由偶然、死亡、爱欲组成的循环时间 | 第38-43页 |
第二节 神圣价值的永恒不变 | 第43-57页 |
一、质疑革新的时间-价值观 | 第43-52页 |
二、由生活方式、民族品德、传统习俗组成的永恒时间 | 第52-57页 |
第三节 个体生命的自我展开 | 第57-71页 |
一、质疑社会化、模式化的时间-生命观 | 第57-64页 |
二、由担负命运组成的私人的、个体的时间 | 第64-71页 |
第二章 诗性的空间 | 第71-97页 |
第一节 自然风景空间 | 第74-80页 |
一、蛮荒原始的风景 | 第74-77页 |
二、自在天然的风景 | 第77-80页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空间 | 第80-97页 |
一、宗教与风俗的神性空间 | 第81-89页 |
二、日常生活的诗意空间 | 第89-97页 |
第三章 诗性的主体 | 第97-157页 |
第一节 诗性主体的召唤 | 第100-115页 |
一、理性主体阙如 | 第101-108页 |
二、感性主体丧失 | 第108-115页 |
第二节“乡下人”的自我启蒙 | 第115-132页 |
一、沈从文与“乡下人” | 第115-119页 |
二、“乡下人”的自我反思 | 第119-127页 |
三、“乡下人”的自我确认 | 第127-132页 |
第三节“乡下人”是“诗人” | 第132-157页 |
一、健全的生命本能 | 第133-142页 |
二、本真的存在方式 | 第142-152页 |
三、审美的人生态度 | 第152-157页 |
第四章 诗性的救赎 | 第157-203页 |
第一节 神在生命里 | 第159-172页 |
一、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 | 第159-164页 |
二、沈从文的诗性本体 | 第164-172页 |
第二节 美与爱的宗教 | 第172-184页 |
一、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 第172-175页 |
二、人与人关系的重造 | 第175-184页 |
第三节 在抽象中发现神 | 第184-203页 |
一、人与世界关系的异化 | 第184-194页 |
二、神之存在依然如故 | 第194-203页 |
结语 | 第203-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19页 |
后记 | 第219-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