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4页 |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及育种现状 | 第10-11页 |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现状 | 第10页 |
·三疣梭子蟹的育种工作进展 | 第10-11页 |
·酚氧化酶 | 第11-12页 |
·酚氧化酶系统 | 第11页 |
·酚氧化酶的系统组成及合成 | 第11-12页 |
·酚氧化酶系统的作用机制 | 第12页 |
·丝氨酸蛋白酶类 | 第12-15页 |
·丝氨酸蛋白酶 | 第13页 |
·丝氨酸蛋白酶活性部位的结构 | 第13-14页 |
·clip丝氨酸蛋白酶 | 第14页 |
·丝氨酸蛋白酶同源物 | 第14-15页 |
·虾蟹类丝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 第15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特点 | 第15-19页 |
·遗传标记 | 第16页 |
·DNA分子标记 | 第16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7 | 第16-17页 |
·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 第17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 第17-18页 |
·微卫星 (Microsatellite, SSR) | 第18页 |
·表达序列标签(E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 | 第18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 第18-19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概述 | 第19-22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及特点 | 第19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开发 | 第19-20页 |
·根据构象不同为基础的SNP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以杂交为基础的SNP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以测序为基础的SNP检测方法 | 第22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三疣梭子蟹PtcSP2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 | 第24-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用菌株和质粒提取模板 | 第24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4页 |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的配置 | 第24-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25-26页 |
·目的片段的获得 | 第26页 |
·质粒双酶切及回收 | 第26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转化 | 第26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检测 | 第26-27页 |
·重组蛋白的收集 | 第27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27页 |
·重组蛋白的复性 | 第27页 |
·重组蛋白浓度测定 | 第27页 |
·细菌、真菌结合活性试验 | 第27-28页 |
·抗菌活性验证 | 第28页 |
·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Clip domain和Tryp_SPc domain基因的PCR扩增 | 第28-29页 |
·Clip domain、Tryp_SPc domain的原核重组表达 | 第29页 |
·微生物结合活性实验 | 第29-30页 |
·Clip domain重组蛋白的抑菌活性 | 第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三疣梭子蟹PtcSP和PtSPH基因SNP的研究 | 第32-46页 |
·三疣梭子蟹易感和抗性群体的构建 | 第32-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化学试剂 | 第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PtcSP和PtSPH基因组DNA结构分析 | 第33-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3页 |
·主要试剂配置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4页 |
·总结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