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本文研究的背景第9-11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5页
     ·本文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本文预期创新点第16-17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7-22页
   ·私人银行的相关概念第17-20页
     ·私人银行的概念、特点及目标定位第17-19页
     ·私人银行的目标定位第19-20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2页
     ·金融创新理论第20-21页
     ·银行再造理论第21页
     ·金融营销理论第21-22页
3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第22-37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服务体系第22-30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第22-24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的产品第24-28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服务渠道第28-30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第30-34页
     ·平台型与通道性业务模式第30-32页
     ·猎人+农夫型业务模式第32-34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第34-37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规模简介第34-35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的岗位设置第35页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的组织形式第35-37页
4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竞争SWOT分析第37-45页
   ·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优势第38-39页
     ·网点渠道资源和客户资源优势第38页
     ·全能型银行的协同效应优势第38页
     ·与美国银行战略合作优势第38-39页
     ·建设银行母品牌优势第39页
   ·私人银行的竞争劣势第39-40页
     ·私人银行功能定位不够明确第39页
     ·私人银行品牌建设不足,物理环境陈旧第39页
     ·对客户的感知能力和产品服务的传递能力较差第39-40页
     ·产品单一保守第40页
   ·私人银行业务的机会第40-41页
     ·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带来的市场机会第40页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第40-41页
   ·私人银行业务的威胁第41-43页
     ·当地投资担保机构形成的巨大冲击第41页
     ·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第41-43页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SWOT分析结论第43-45页
     ·产品缺乏多样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第43页
     ·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模式陈旧第43页
     ·客户体验较弱,对私人银行认识偏差第43-44页
     ·缺乏专业的团队建设和高素质人才第44页
     ·风险内控管理薄弱、缺乏多渠道营销策略第44-45页
5 建行山西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实施第45-54页
   ·推进私人银行产品供应和产品创新第45-47页
     ·加大私人银行产品供应第45-46页
     ·促进私人银行产品创新第46-47页
   ·探索更加适合的经营模式第47-49页
     ·总行建立“产品研发与供应联动工作小组”第47页
     ·分行建立“产品供应与销售联动团队”第47页
     ·与集团子公司建立产品研发、供应和集成交付机制第47-48页
     ·与海外机构(分行)建立客户及产品联动推荐机制第48页
     ·与其他相关业务条线的联动第48-49页
   ·健全业务管理流程、强化私人银行客户体验第49页
     ·完善私人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服务流程第49页
     ·建立客户服务体验管理规范第49页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打造高素质服务团队第49-50页
     ·建立岗位绩效管理流程和激励机制第49-50页
     ·增强团队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第50页
   ·加大风险管控力度,提供基础保障第50-52页
     ·严格对客户信息的保密管理第50-51页
     ·严格产品销售的风险管理第51页
     ·严格日常交易风险管理第51-52页
   ·多渠道营销方式,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第52-54页
     ·推进存款结算类产品提升措施第52页
     ·推进卡类产品提升措施第52页
     ·推进贷款产品提升措施第52-53页
     ·推进投资类产品提升措施第53页
     ·推进电子渠道提升措施第53-5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实物期权的互联网企业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研究
下一篇:煤矿组织沟通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