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5-19页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一、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15页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一、研究方法的说明 | 第16-17页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三、主要创新与局限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有关TBT的理论综述 | 第19-36页 |
第一节 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介绍 | 第19-21页 |
一、TBT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二、TBT的特征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国外学者对于TBT的理论分析 | 第21-26页 |
一、关于TBT概念界定的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二、关于TBT的成因研究 | 第22-23页 |
三、关于TBT经济效应的研究 | 第23-24页 |
四、关于TBT研究方法的总结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于TBT的理论研究 | 第26-29页 |
一、关于TBT的概念和分类的研究 | 第26-27页 |
二、TBT产生原因的分析 | 第27页 |
三、关于TBT经济影响的分析 | 第27-28页 |
四、关于纺织品遭遇TBT的理论研究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对相关文献和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29-30页 |
第五节 美国TBT对越南纺织品出口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0-36页 |
一、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越南出口贸易的限制效应(短期效应) | 第30-33页 |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越南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长期效应)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美国TBT对越南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 第36-51页 |
第一节 美国对越南纺织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表现形式 | 第36-40页 |
一、技术标准与法规 | 第36-37页 |
二、产品的原产地标志与包装标签 | 第37-38页 |
三、纺织品产品的认证制度 | 第38-39页 |
四、绿色环保壁垒 | 第39页 |
五、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 第39-40页 |
第二节 越南纺织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 第40-47页 |
一、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急剧波动 | 第41-43页 |
二、越南纺织品出口市场集中 | 第43-45页 |
三、对美纺织品出口增长放缓 | 第45-47页 |
第三节 越南纺织品出口遭遇美国TBT的原因分析 | 第47-51页 |
一、越南遭遇TBT的国内原因分析 | 第47-49页 |
二、越南遭遇TBT的国外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美国TBT对越南纺织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1-58页 |
第一节 模型的理论说明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数据选择与模型分析 | 第52-58页 |
一、变量的选择及模型设定 | 第52-54页 |
二、变量的单位跟检验与建立模型 | 第54-55页 |
三、长期的均衡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55-57页 |
四、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越南应对美国TBT的发展措施 | 第58-67页 |
第一节 针对越南纺织品出口应对美国TBT的现状调查 | 第58-62页 |
一、纺织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对TBT识别能力的分析 | 第58-59页 |
二、纺织企业应对TBT的能力程度的分析 | 第59-60页 |
三、限制纺织企业应对TBT的主要障碍 | 第60-61页 |
四、各部门对企业应对TBT的援助程度 | 第61-62页 |
第二节 应对美国TBT的措施 | 第62-67页 |
一、越南政府的应对策略 | 第62-64页 |
二、纺织行业协会的应对策略 | 第64-65页 |
三、纺织企业的应对策略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