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融资性担保行业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14页 |
·、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研究 | 第14-15页 |
·、融资性担保行业实务研究 | 第15-16页 |
·、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风险控制程序和方法 | 第19-22页 |
·、风险管理程序和方法 | 第19-20页 |
·、内部控制制度原则、程序和方法 | 第20-22页 |
第3章 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及问题 | 第22-29页 |
·、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 | 第22-25页 |
·、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 | 第25-26页 |
·、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业务开展未达到理想状态 | 第26页 |
·、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地理位置分布不合理 | 第26-27页 |
·、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代偿率有所反弹,风险增加 | 第27页 |
·、深圳市融资性担保企业风险控制制度初步建立,但仍未完善 | 第27页 |
·、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不到位 | 第27-28页 |
·、市场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 | 第28-29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29-35页 |
·、ZY 担保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9-31页 |
·、ZY 公司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 第31-33页 |
·、融资性担保项目申请 | 第31页 |
·、融资性担保项目资料审查 | 第31页 |
·、尽职调查 | 第31页 |
·、“审保分离”原则 | 第31页 |
·、保审委员会 | 第31-32页 |
·、落实反担保措施 | 第32页 |
·、重视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分析和落实 | 第32页 |
·、签署融资性担保合同和作为反担保措施的各类合同 | 第32页 |
·、保后持续监督 | 第32页 |
·、三日代偿 | 第32-33页 |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 | 第33页 |
·、ZY 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4页 |
·、ZY 公司风险控制文化完全依赖于公司主要高层管理者 | 第33页 |
·、ZY 公司没有单独的法务部门,存在持续合规性问题 | 第33页 |
·、ZY 公司风险控制部的制衡能力有待加强 | 第33页 |
·、ZY 公司人员流失严重 | 第33页 |
·、ZY 公司未设监事会 | 第33页 |
·、ZY 公司不同主营业务的子公司之间未设明确的防火墙制度 | 第33-34页 |
·、对策建议 | 第34-35页 |
·、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公司风险控制文化培养 | 第34页 |
·、聘请资深的法务人士任职、设立法务部 | 第34页 |
·、加强风险控制部门的制衡能力 | 第34页 |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34页 |
·、建立各金融子公司之间的防火墙制度 | 第34-35页 |
第5章 融资性担保企业风险控制制度 | 第35-52页 |
·、融资性担保业务特点的要求 | 第35-44页 |
·、申请融资性担保项目审查 | 第37-41页 |
·、落实反担保措施 | 第41-43页 |
·、签署担保合同及作为反担保措施的各类合同 | 第43页 |
·、保后持续跟踪监督 | 第43-44页 |
·、融资性担保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 | 第44-48页 |
·、建立完整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45-46页 |
·、设立首席风险官 | 第46页 |
·、设立申请融资性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 | 第46-47页 |
·、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任职资格 | 第47-48页 |
·、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 | 第48-52页 |
·、增设子公司应相应增加注册资本 | 第49页 |
·、变更事项审批制度 | 第49页 |
·、不得从事的业务 | 第49页 |
·、执行的会计制度 | 第49-50页 |
·、担保集中度限制性规定 | 第50页 |
·、自有资金投资限制规定和关联方交易限制规定 | 第50页 |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 | 第50-51页 |
·、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运用情况和流动性风险 | 第51-52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52-60页 |
·、融资性担保公司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引导深圳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地理区域分布上合理增设分支机构 | 第52页 |
·、赋予融资性担保公司自主定价权 | 第52-53页 |
·、融资性担保债权的法律地位问题 | 第53-54页 |
·、扩大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来源 | 第54页 |
·、建立再担保机构 | 第54页 |
·、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 第54页 |
·、外部环境建设政策建议 | 第54-60页 |
·、信用环境建设政策建议 | 第54-55页 |
·、外部监管环境建设政策建议 | 第55-6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