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巷道组过大断层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断层破碎带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断层破碎带支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断层破碎带巷道施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嘉祥支三断层区域地质评价 | 第15-48页 |
·嘉祥支三断层地质概况 | 第15-18页 |
·嘉祥支三断层三维地震勘探 | 第15页 |
·断层位置及含导水性探查 | 第15-18页 |
·煤岩力学性质测试 | 第18-45页 |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概述 | 第18-26页 |
·煤岩力学性质试验结果 | 第26-40页 |
·煤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小结 | 第40-45页 |
·断层区域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断层区域围岩结构特点 | 第45页 |
·断层区域围岩应力特点 | 第45页 |
·断层区域巷道围岩稳定性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断层破碎带岩体注浆加固机理与技术研究 | 第48-63页 |
·巷道围岩注浆加固机理 | 第48-50页 |
·提高围岩裂隙面的变形刚度和抗剪强度 | 第48页 |
·浆液固结体的网络骨架作用 | 第48-49页 |
·充填压密及转变围岩破坏机制的作用 | 第49页 |
·与支护结构形成共同承载作用 | 第49页 |
·注浆改善锚杆受力状态 | 第49-50页 |
·破碎带岩体注浆堵水原理 | 第50-53页 |
·岩体中裂隙的特点 | 第50-51页 |
·化学注浆堵水原理 | 第51页 |
·含水断层围岩注浆增效机理 | 第51-53页 |
·注浆材料选择 | 第53-55页 |
·水泥注浆材料 | 第53-54页 |
·化学注浆材料 | 第54页 |
·绿色注浆材料 | 第54-55页 |
·注浆工艺与参数设计 | 第55-60页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55-56页 |
·注浆工艺与施工设备 | 第56-58页 |
·注浆量与注浆参数 | 第58页 |
·注浆施工管理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4 过断层巷道组支护参数设计与施工工艺 | 第63-74页 |
·过断层巷道组支护方案设计指导思想 | 第63页 |
·巷道组布置方式与支护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 第63-67页 |
·计算模型与模拟方案 | 第63-64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巷道组过断层支护关键技术机理分析 | 第67-71页 |
·锚网索组合支护作用机理 | 第67-69页 |
·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机理 | 第69-71页 |
·巷道组支护参数确定与施工工艺 | 第71-72页 |
·嘉祥支三断层概况及已有巷道揭露情况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工程应用及效果分析 | 第74-88页 |
·下山巷道组过嘉祥支三断层设计方案 | 第74-81页 |
·-980一节行人、胶带两条暗斜井设计方案 | 第74页 |
·-980一节行人、胶带两条暗斜井巷道支护设计 | 第74-76页 |
·过断层现场施工组织 | 第76-77页 |
·过断层施工管理 | 第77-81页 |
·观测方法 | 第81页 |
·测点布置 | 第81页 |
·数据处理及效果分析 | 第81-86页 |
·轨道暗斜井支护效果分析 | 第81-83页 |
·胶带暗斜井支护效果分析 | 第83-85页 |
·行人暗斜井支护效果分析 | 第85-86页 |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6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