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甘露聚糖的种类和结构特征 | 第10-11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种类及来源 | 第11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 第12-13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13-14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异源表达 | 第14页 |
·β-甘露聚糖酶分子的定向改造 | 第14-15页 |
·糖基化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糖基化的主要类型 | 第15页 |
·糖基化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 | 第16-17页 |
·在食品和药品行业的应用 | 第16-17页 |
·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 第17页 |
·在造纸、纺织和洗涤行业的应用 | 第17页 |
·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 | 第17页 |
·酶法制备低聚甘露糖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立题依据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9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19页 |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8页 |
·A. usamii E001 总RNA的提取 | 第20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0页 |
·β-甘露聚糖酶成熟肽编码基因(Auman26A)的克隆 | 第20-22页 |
·重组表达质粒pPIC9KM-Auman26A的构建 | 第22-23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线性化及电转化 | 第23页 |
·重组 β-甘露聚糖酶的诱导表达 | 第23页 |
·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及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23页 |
·重组 β-甘露聚糖酶(reAuMan26A)的分离纯化 | 第23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SDS-PAGE分析 | 第23页 |
·reAu Man26A酶学性质的分析 | 第23-24页 |
·reAuMan26A的糖基化位点分析 | 第24页 |
·去糖基化突变酶的构建 | 第24-26页 |
·去糖基化突变酶活性的测定 | 第26页 |
·去糖基化突变酶温度特性的测定 | 第26页 |
·重组酶含糖量的测定和SDS-PAGE分析 | 第26-27页 |
·酶法制备低聚葡甘露糖(GMOS)工艺条件的初步优化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8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Auman26A的克隆 | 第28-29页 |
·Auman26A的序列比对及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重组表达质粒pPIC9KM-Auman26A的构建 | 第31-32页 |
·重组毕赤酵母GS115/Auman26A的鉴定 | 第32页 |
·重组 β-甘露聚糖酶reAuMan26A的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reAuMan26A的分离纯化 | 第33页 |
·reAuMan26A的SDS-PAGE分析 | 第33-34页 |
·reAuMan26A酶学性质分析 | 第34-37页 |
·温度对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pH对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金属离子和EDTA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reAuMan26A的底物谱及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37页 |
·β-甘露聚糖酶AuMan26A的糖基化分析 | 第37-43页 |
·糖基化潜在位点的预测及拟突变位点的确定 | 第37-38页 |
·去糖基化突变酶的构建 | 第38-40页 |
·去糖基化突变酶活性和比酶活的测定 | 第40页 |
·去糖基化突变酶的温度特性 | 第40-41页 |
·重组酶的含糖量及SDS-PAGE分析 | 第41-42页 |
·糖基化位点对酶活性及热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第42-43页 |
·低聚葡甘露聚糖酶法水解条件的初步优化 | 第43-48页 |
·魔芋粉总糖量 | 第43页 |
·魔芋粉酶解加酶量的确定 | 第43-44页 |
·魔芋粉酶解温度的确定 | 第44-45页 |
·魔芋粉酶解底物浓度的确定 | 第45页 |
·魔芋粉酶解时间的确定 | 第45-46页 |
·酶解产物组分分析 | 第46-48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