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环境论文

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绪论第12-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研究背景第12-13页
  2、研究意义第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3-15页
  1、国内研究状况第13-14页
  2、国外研究状况第14-15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1、研究思路第15-16页
  2、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环境伦理素养概述第17-21页
 (一)环境伦理素养第17-18页
  1、环境伦理素养的概念第17-18页
  2、环境伦理素养的要素及其关系第18页
 (二)提高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重要性第18-21页
  1、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19页
  2、有助于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19-20页
  3、有助于推动社会环境伦理意识的提升第20-21页
二、国外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养经验第21-25页
 (一)澳大利亚提高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做法第21-22页
  1、重视对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第21-22页
  2、鼓励大学生参与环保工作第22页
 (二)新加坡提高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做法第22-25页
  1、以严格和健全的法律体系监督大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第22-23页
  2、高校开设环保课程第23页
  3、鼓励培养环保大使第23-25页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现状及原因第25-40页
 (一)调查的方法、对象和内容第25-26页
  1、调查的方法第25页
  2、调查的对象第25-26页
  3、调查的内容第26页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6-34页
  1、受访人群的基本情况第26页
  2、调查内容各项数据统计第26-34页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现状第34-36页
  1、大学生环境伦理意识淡薄,缺乏对环境伦理知识的掌握第34页
  2、大学生环境伦理态度冷漠,缺乏对人类生存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关怀第34-35页
  3、环境伦理行为不当,缺乏正确的实践导向第35-36页
  4、当代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认知与践行的矛盾问题第36页
 (四)我国高校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不高的原因第36-40页
  1、大学生缺乏忧患意识第36-37页
  2、高校环境伦理教育不够明确第37-38页
  3、社会现状和环境氛围不够乐观第38-40页
四、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对策第40-49页
 (一)深化环境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伦理生态意识第40-43页
  1、明确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目标,合理设置环境伦理教育课程第40-41页
  2、重视强化环境教育,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第41-42页
  3、重视环境伦理课堂教育,强化大学生环境伦理学习力度第42-43页
 (二)提倡校园环境建设“生态化”,提升大学生的环境感知力第43-46页
  1、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意识第43-44页
  2、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第44-45页
  3、加强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感知力第45-46页
 (三)开展环境伦理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第46-49页
  1、开展校园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第47页
  2、扩大科研和社团活动,深化环境教育对接研究第47-48页
  3、开展校外环境伦理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注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新需求
下一篇:责任伦理视阈下我国食品技术标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