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唇腭裂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支持服务研究--以“天使之吻”社会心理支持服务项目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4页
 一、 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第7-9页
  (一)研究背景第7页
  (二)研究意义第7-8页
  (三)研究方法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1页
  (一)主要概念界定第9-10页
  (三)主要研究视角第10-11页
 三、理论基础第11-13页
  (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第11-12页
  (二)优势视角第12页
  (三)标签理论第12-13页
 四、 研究创新与限制第13-14页
第二章 小组筹备期:小组动力的形成与因素分析第14-17页
 一、“天使之吻”小组筹备第14-15页
  (一)小组成员第14页
  (二)小组性质第14页
  (三)小组理念第14-15页
 二、“天使之吻”小组动力的特点与因素分析第15-17页
  (一)组员需求第15页
  (二)社会工作者的特质第15-16页
  (三)小组目标第16-17页
第三章 小组发展期:社会心理支持的运用分析第17-24页
 一、“天使之吻”小组的发展第17-22页
  (一)良好的开端第17-18页
  (二)平稳的过渡第18-20页
  (三)感人的分享第20-22页
 三、社会心理支持的运用第22-24页
第四章 小组结束期:评估与分析第24-30页
 一、服务效果评估第24-29页
  (一)定量评估第24-26页
  (二)定性评估第26-28页
  (三)社工自我评估第28-29页
 二、“天使之吻”小组的结束与延伸第29-30页
第五章 反思与改进第30-33页
 一、小组工作方面第30页
  (一)小组流动性强,不利于开展小组工作第30页
  (二)服务的患者较少,影响到小组活动开展的进度第30页
 二、社会工作者方面第30-31页
  (一)进一步提高带领小组活动的技巧第30-31页
  (二)构建唇腭裂患者与家属的社会支持网络第31页
  (三)进行社会倡导,改变唇腭裂患者的外部环境第31页
 三、服务项目方面第31-33页
  (一)制作并发放唇腭裂知识宣传手册第31-32页
  (二)需要政府主导下的多方互动合作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附录一:调查问卷第34-37页
附录二:个人简历第37-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大学生吸烟行为与认知方式研究
下一篇:小组工作筹备过程的技巧探究--基于S大学小组工作实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