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的影响 | 第13-14页 |
·咸水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 第14-15页 |
·技术集成的研究 | 第15页 |
·咸水灌溉的模拟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第18-21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8页 |
·研究区气象 | 第18页 |
·研究区土壤 | 第18-19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页 |
·试验介绍 | 第19-20页 |
·观测内容及方法 | 第20页 |
·土壤水盐测定 | 第20页 |
·地下水水位、水质测定 | 第20页 |
·枸杞产量测定 | 第20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0-21页 |
3 SWAP模型模拟下的微咸水优化灌溉制度筛选 | 第21-35页 |
·不同区域土壤水流模型的识别 | 第21-25页 |
·田间系统资料、土壤质地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21-22页 |
·空间单元剖分 | 第22页 |
·作物资料 | 第22-23页 |
·灌溉资料及溶质运移资料 | 第23页 |
·初始条件 | 第23页 |
·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模型的识别 | 第24-25页 |
·不同区域土壤水溶质运移模型的识别 | 第25-26页 |
·基于SWAP模拟的微咸水利用优化灌溉制度筛选 | 第26-31页 |
·灌溉模式的方案设置 | 第26-28页 |
·不同轮灌方案的数值模拟 | 第28-30页 |
·模拟不同灌溉模式单元体内盐分均衡 | 第30-31页 |
·基于SWAP模型的淡咸咸模式优化灌溉制度的模拟研究 | 第31-35页 |
·淡咸咸模式下轻度盐渍化土壤优化灌水量模拟 | 第32-33页 |
·淡咸咸模式下中度盐渍化土壤优化灌水量模拟 | 第33-35页 |
4 微咸水利用综合技术集成模式的建立 | 第35-39页 |
·技术模式概述 | 第35页 |
·技术要点 | 第35-38页 |
·核心技术 | 第35-36页 |
·配套技术 | 第36-38页 |
·集成模式的建立 | 第38-39页 |
5 集成模式下示范效果跟踪监测 | 第39-53页 |
·集成模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第39-48页 |
·集成模式对全生育期内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 | 第39-41页 |
·集成模式对相同土层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 第41-44页 |
·集成模式对全生育期内不同土层土壤电导率变化的影响 | 第44-46页 |
·集成模式对相同土层土壤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 第46-48页 |
·集成模式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第48-51页 |
·集成模式对地下埋深变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集成模式对地下水矿化度变化的影响 | 第50-51页 |
·集成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6 集成模式下环境效应的预测研究 | 第53-75页 |
·基于SWAP模型的枸杞综合技术集成模式下农田土壤坏境中期预测 | 第53-54页 |
·基于MODFLOW模型的枸杞集成模式下地下水环境预测研究 | 第54-75页 |
·地下水运移模型的率定和检验 | 第55-65页 |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的率定与检验 | 第65-73页 |
·集成模式下地下水环境中期预测研究 | 第73-75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75-77页 |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讨论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