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陕北志丹南部马五段上部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测井解释

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2页
   ·选题依据第8-9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题目来源第9页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第9-11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技术路线第10-11页
     ·创新点第11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1-1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23页
   ·地层发育及沉积背景第12-17页
     ·盆地奥陶系地层特征第12页
     ·马家沟组层序旋回特征第12-13页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第13-16页
     ·地层厚度变化特征第16-17页
   ·古地貌特征第17-19页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第19-23页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第19页
     ·研究区奥陶系顶面古今构造特征第19-23页
第三章 志丹南部马五段上部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第23-39页
   ·岩石学特征第23-26页
     ·矿物组分及特征第23页
     ·碳酸盐岩分类方案第23-25页
     ·主要岩石类型第25-26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26-27页
   ·孔隙结构特征第27-29页
     ·组构选择性孔隙第27-29页
     ·非组构选择性孔隙第29页
   ·成岩作用第29-31页
     ·白云化作用第30页
     ·溶蚀作用第30页
     ·压实-压溶作用第30-31页
     ·重结晶作用第31页
     ·胶结作用第31页
   ·影响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第31-34页
     ·沉积环境第31-32页
     ·成岩作用第32-34页
   ·储层类型划分第34-35页
     ·孔隙型储层第34页
     ·溶孔型储层第34页
     ·裂缝型储层第34页
     ·复合型储层第34-35页
   ·储层分类标准与类别划分第35-39页
     ·储层分类标准第35页
     ·储层类别划分第35-39页
第四章 志丹南部马五段上部碳酸盐岩测井解释第39-53页
   ·碳酸盐岩岩性解释第39-44页
     ·岩电关系第39-40页
     ·岩性测井解释方法第40-42页
     ·志丹南部马五段上部岩性解释第42-43页
     ·岩性解释结果验证第43-44页
   ·储层物性解释第44-48页
     ·孔隙度解释第44-46页
     ·渗透率解释第46-48页
   ·储层识别与划分第48-53页
     ·成像测井图像特征第49页
     ·常规电性特征第49-51页
     ·储层划分第51-53页
第五章 志丹南部马五段上部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第53-62页
   ·岩相分布特征第53-55页
   ·沉积相分布特征第55页
   ·成岩相分布特征第55-58页
   ·影响储层分布的主控因素第58-59页
     ·岩溶古地貌第58页
     ·沉积环境第58页
     ·成岩相第58-59页
     ·构造运动第59页
   ·储层有利区分布第59-62页
结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图版Ⅰ第67-69页
图版Ⅱ第69-71页
图版Ⅲ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宁—宜君地区长6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下一篇:致密油藏裂缝识别储层建模探讨--以HH油田长8_1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