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部分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综述 | 第17-23页 |
| ·绩效考核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 ·绩效 | 第17页 |
| ·绩效考核 | 第17页 |
| ·教师绩效考核 | 第17-18页 |
| ·绩效考核的理论与方法 | 第18-21页 |
| ·发展性教师绩效考核理论 | 第18-19页 |
| ·奖惩性教师绩效考核理论 | 第19页 |
| ·360 度考核法 | 第19-20页 |
| ·平衡计分卡法(BSC) | 第20页 |
| ·关键指标法(KPI) | 第20-21页 |
| ·绩效考核的作用 | 第21-22页 |
| ·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22-23页 |
| 3 基于 YB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 | 第23-31页 |
| ·YB 中职学校背景介绍 | 第23-24页 |
| ·学校现状 | 第23页 |
| ·中职学校学生情况 | 第23-24页 |
|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要求 | 第24页 |
| ·中职学校教师要求 | 第24页 |
| ·YB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基本情况 | 第24-29页 |
| ·教师绩效考核的组织 | 第24页 |
| ·教师绩效考核的分配原则 | 第24页 |
| ·教师绩效考核的分配方法 | 第24-25页 |
| ·教师绩效考核的实施办法 | 第25-28页 |
| ·教师绩效考核的成效 | 第28-29页 |
| ·YB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特点 | 第29-31页 |
| ·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 第29页 |
| ·结合了中职教育的特点 | 第29-30页 |
| ·将考核结果与奖励、评职等挂钩 | 第30-31页 |
| 4 基于 YB 中职学校的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问题、难点与原因分析 | 第31-41页 |
|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 | 第31-35页 |
| ·参与调研教师基本情况 | 第31页 |
| ·中职教师绩效考核的主体 | 第31-32页 |
| ·中职教师绩效考核的合理性 | 第32页 |
| ·中职教师绩效考核的反馈 | 第32-33页 |
| ·中职教师绩效考核的作用 | 第33-34页 |
| ·中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 第34页 |
| ·中职教师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 | 第34-35页 |
|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38页 |
|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 ·教学质量的评定 | 第38页 |
| ·“两个权重”的确定 | 第38-39页 |
| ·如何将不同的考核对象统一在同一个考核制度下 | 第39页 |
| ·考核结果的反馈与运用难 | 第39-41页 |
| 5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建议 | 第41-53页 |
| ·加强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建设 | 第41-43页 |
| ·绩效考核的定位----发展性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 第41页 |
| ·绩效考核主体的确定---360 度考核 | 第41-42页 |
| ·绩效考核的方法----“三结合” | 第42-43页 |
| ·完善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 | 第43-45页 |
| ·加强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的应用 | 第43-44页 |
| ·加强反映职业教育特色的内容 | 第44-45页 |
|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45-50页 |
| ·教育教学工作 | 第46-47页 |
| ·班主任工作 | 第47-48页 |
| ·行业实践能力 | 第48-49页 |
| ·科研能力 | 第49-50页 |
|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和结果的运用机制 | 第50-53页 |
| ·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 | 第50-51页 |
| ·注重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 | 第51-52页 |
| ·建立绩效考核投诉制度 | 第52-53页 |
| 6 总结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件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