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季节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胀融沉现场监测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冻土的定义 | 第10页 |
| ·冻土的分布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 ·冻土区路基工程国内外现场监测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外现场监测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现场监测研究概况 | 第12页 |
| ·冻胀融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试验路基工程概述及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 第20-25页 |
| ·工程概况 | 第20页 |
| ·路基环境的自然条件 | 第20-22页 |
| ·地质条件 | 第20-21页 |
| ·水位条件 | 第21页 |
| ·气象条件 | 第21-22页 |
|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试验 | 第22-24页 |
| ·路基填筑试验 | 第22页 |
| ·路基施工质量监控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现场试验监测方案 | 第25-34页 |
| ·试验断面测试元件布置 | 第25页 |
| ·试验方案 | 第25-29页 |
| ·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与测量方法 | 第25-27页 |
| ·路基沉降变形测试仪器的布置与测量方法 | 第27-28页 |
| ·路基表面冻胀观测桩的布置与测量方法 | 第28页 |
| ·试验段所需测试传感器及设备 | 第28-29页 |
| ·试验精度保证措施 | 第29-32页 |
| ·抗冻胀基准桩设计 | 第29-30页 |
| ·温度测试精度保障 | 第30-31页 |
| ·剖面沉降测试精度保障 | 第31-32页 |
| ·试验监测组织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监测成果分析 | 第34-61页 |
| ·现场实测温度场特性 | 第34-47页 |
| ·筏板基础结构路基温度场特性 | 第34-46页 |
| ·路桥过渡段温度场特性 | 第46页 |
| ·桩网结构基础路基温度场特性 | 第46-47页 |
| ·路基本体沉降变形分析 | 第47-50页 |
| ·路基变形测试的目的 | 第47页 |
| ·路基沿横断面沉降分布 | 第47-49页 |
| ·路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 ·路基土体冻融过程特征分析 | 第50-57页 |
| ·路基土体最大冻结深度特征分析 | 第50-52页 |
| ·筏板结构路基浅表层冻胀融沉变形分析 | 第52-54页 |
| ·桩网结构路基浅表层冻胀融沉变形分析 | 第54-55页 |
| ·路基表面阴阳面冻胀量差异分析 | 第55-57页 |
| ·路基土体水分迁移特征分析 | 第57-60页 |
| ·水分迁移研究的意义 | 第57页 |
| ·水分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外部条件 | 第57页 |
| ·路基水分在冻结期间的竖向迁移 | 第57-58页 |
| ·温度对冻土路基水分迁移的影响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