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埋深厚煤层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沿空留巷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国内沿空留巷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沿空留巷研究现状及德国沿空留巷技术简述 | 第12-14页 |
·沿空留巷常见的巷旁支护方式及其特点 | 第14-16页 |
·沿空留巷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大埋深沿空留巷顶板活动规律及应力分布 | 第18-26页 |
·大埋深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18-19页 |
·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分布及顶板活动规律 | 第19-25页 |
·回采空间应力分布规律 | 第19-22页 |
·沿空留巷顶板活动规律 | 第22-24页 |
·沿空留巷采空区顶板垮落规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技术 | 第26-46页 |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第26-27页 |
·柔性模板 | 第27-28页 |
·柔模布的性能 | 第27-28页 |
·柔性模板的形状和结构 | 第28页 |
·柔模混凝土 | 第28-29页 |
·柔模混凝土的原料 | 第28-29页 |
·柔模混凝土混合比 | 第29页 |
·柔模混凝土各龄期强度 | 第29页 |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的工艺流程和施工设备 | 第29-32页 |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 | 第32-42页 |
·柔模混凝土巷旁充填体的作用 | 第32-34页 |
·柔模混凝土巷旁充填体工作状态分析 | 第34-35页 |
·柔模混凝土巷旁充填体支护荷载的计算 | 第35-38页 |
·柔模混凝土巷旁充填体力学分析 | 第38-42页 |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巷内补强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薛湖煤矿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数值模拟 | 第46-59页 |
·FLAC 的简介及求解流程 | 第46-47页 |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第47-49页 |
·工作面概况 | 第47-48页 |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第48-49页 |
·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49-58页 |
·巷道开挖后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49-50页 |
·回采影响下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50-52页 |
·沿空留巷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52-53页 |
·沿空留巷中不同宽度充填体的应力分布 | 第53-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技术工程应用 | 第59-75页 |
·工程条件 | 第59-60页 |
·巷道原支护 | 第60页 |
·巷道补强 | 第60-62页 |
·留巷临时加强支护 | 第62页 |
·待浇筑空间支护 | 第62-63页 |
·巷旁支护设计 | 第63-65页 |
·“分离岩块法”的巷旁支护设计 | 第63-64页 |
·数值模拟优化巷旁充填体宽度 | 第64-65页 |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65-66页 |
·底板比较软弱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65-66页 |
·设备故障及解决方案 | 第66页 |
·沿空留巷监测 | 第66-74页 |
·监测项目 | 第67页 |
·监测站的布置 | 第67页 |
·监测方法 | 第67-70页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5-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