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与芦山地震应急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1. 导论 | 第15-24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两次地震的可比性和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 ·国外地震应急机制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国内地震应急机制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4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23-24页 |
| 2. 地震应急机制的概述 | 第24-39页 |
| ·基本概念辨析 | 第24-25页 |
| ·地震应急机制的构成 | 第25-30页 |
| ·地震应急机制的理论工具 | 第30-33页 |
| ·灾害管理理论 | 第30-31页 |
| ·危机管理理论 | 第31-32页 |
| ·风险社会理论 | 第32页 |
| ·政府学理论 | 第32-33页 |
| ·机制设计理论 | 第33页 |
| ·我国地震应急机制的框架 | 第33-39页 |
| ·我国地震应急体制 | 第34-35页 |
| ·我国地震应急机制的框架 | 第35-39页 |
| 3. 汶川地震应急机制 | 第39-53页 |
| ·汶川地震中的预防准备机制 | 第40-43页 |
| ·应急法律和预案 | 第40-41页 |
| ·房屋抗震避灾设计 | 第41页 |
| ·应急宣传与教育 | 第41-42页 |
| ·应急救援准备 | 第42-43页 |
| ·汶川地震中的预测预警机制 | 第43页 |
| ·汶川地震中的应急响应机制 | 第43-45页 |
| ·汶川地震中的恢复重建机制 | 第45-49页 |
|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 第45-46页 |
| ·财政税收政策 | 第46页 |
| ·对口援助工程 | 第46-47页 |
| ·地震损失补偿渠道 | 第47-48页 |
| ·心理干预与辅导 | 第48-49页 |
| ·汶川地震中的信息沟通机制 | 第49-50页 |
| ·汶川地震中的社会动员机制 | 第50-51页 |
| ·汶川地震应急流程的整合 | 第51-53页 |
| 4. 芦山地震应急机制 | 第53-65页 |
| ·芦山地震中的预防准备机制 | 第53-55页 |
| ·应急法律与预案 | 第53-54页 |
| ·房屋的抗震避灾设计 | 第54页 |
| ·应急宣传与教育 | 第54-55页 |
| ·应急救援准备 | 第55页 |
| ·芦山地震中的预测预警机制 | 第55-56页 |
| ·芦山地震中的应急响应机制 | 第56-58页 |
| ·芦山地震中的恢复重建机制 | 第58-61页 |
|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 第58页 |
| ·财政税收政策 | 第58-59页 |
| ·地震损失补偿渠道 | 第59-60页 |
| ·心理干预与辅导 | 第60-61页 |
| ·芦山地震中的信息沟通机制 | 第61-62页 |
| ·芦山地震中的社会动员机制 | 第62-63页 |
| ·芦山地震应急流程的整合 | 第63-65页 |
| 5. 汶川芦山两地震应急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65-75页 |
| ·从汶川到芦山地震应急机制的演进 | 第65-69页 |
| ·中央政府适度“退后” | 第65-66页 |
| ·社会动员全民参与 | 第66-67页 |
| ·信息沟通快速透明 | 第67页 |
| ·应急救援效率提高 | 第67-68页 |
| ·地震预警技术进步 | 第68-69页 |
| ·从汶川到芦山地震应急机制的固化 | 第69-75页 |
| ·地震应急机制的组织约束 | 第69-70页 |
| ·地震应急机制的运行障碍 | 第70-72页 |
| ·地震应急机制的政策缺失 | 第72-75页 |
| 6. 国外地震应急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75-86页 |
| ·国外地震应急机制介绍 | 第75-82页 |
| ·美国地震应急机制 | 第75-79页 |
| ·日本地震应急机制 | 第79-82页 |
| ·国外地震应急机制的启示 | 第82-86页 |
| ·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地震应急机制的保障 | 第83-84页 |
| ·建构专门性的综合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 第84页 |
| ·健全社会动员机制 | 第84页 |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及商业保险的作用 | 第84-86页 |
| 7. 我国地震应急机制健全和完善的建议 | 第86-95页 |
| ·地震应急机制的组织保障 | 第86-87页 |
| ·地震应急机制的运行管理 | 第87-91页 |
| ·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 | 第87-88页 |
| ·应急管理的响应机制 | 第88-89页 |
| ·应急管理的沟通机制 | 第89页 |
| ·应急管理的合作机制 | 第89-90页 |
| ·应急管理的补偿机制 | 第90-91页 |
| ·应急管理的动员机制 | 第91页 |
| ·地震应急机制的政策支持 | 第91-95页 |
| ·应急管理的法律支持 | 第91-92页 |
| ·应急管理的财税支持 | 第92-93页 |
| ·应急管理的金融支持 | 第93-94页 |
| ·应急管理的保险支持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 后记 | 第101-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