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学视角下的瑶族千家峒运动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1-16页 |
| ·瑶族和千家峒运动概述 | 第11-12页 |
| ·姓名学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 ·文献回顾与讨论 | 第13-16页 |
| ·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思路框架 | 第16页 |
| ·主要观点及创新 | 第16-18页 |
| ·理论应用与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 ·现实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 | 第20-28页 |
| ·千家峒相关传说 | 第21-23页 |
| ·瑶族“七姓说”、“九姓说”、“十二姓说” | 第23-25页 |
| ·几种姓氏学说产生的原因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瑶族姓氏渊源与流变 | 第28-40页 |
| ·瑶族姓氏特点与历史文化 | 第28-32页 |
| ·汉族赐姓 | 第28-29页 |
| ·盘姓由来 | 第29-30页 |
| ·更改姓名 | 第30-31页 |
| ·子姓的出现 | 第31-32页 |
| ·瑶族的命名习俗 | 第32-36页 |
| ·瑶族命名的一般规则 | 第32-33页 |
| ·瑶族姓名的种类 | 第33-36页 |
| ·千家峒运动产生的原因 | 第36-40页 |
| ·自然原因 | 第36-37页 |
| ·人为原因 | 第37-38页 |
| ·宗教观念因素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千家峒运动 | 第40-50页 |
| ·以姓氏制度为基础的渡海神话的出现 | 第40-43页 |
| ·文化挑战与应战:瑶族姓氏制度下的认同与归属 | 第43-47页 |
| ·瑶族发展前景展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47-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