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9-11页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内容 | 第10-11页 |
·旋转机械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与展望 | 第11-13页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方法 | 第13-14页 |
·基于解析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 | 第14页 |
·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 | 第14页 |
·基于知识的方法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课题关键技术和难点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成果预计和创新点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旋转机械常见故障的故障机理与诊断 | 第16-32页 |
·概述 | 第16-17页 |
·转子振动的基本特性 | 第17-18页 |
·转子振动分类 | 第17页 |
·转子振动的基本特性 | 第17-18页 |
·旋转机械故障信息的来源 | 第18-19页 |
·转子不平衡的故障机理和诊断方法 | 第19-22页 |
·转子不平衡的振动机理 | 第19-21页 |
·转子不平衡的故障诊断 | 第21-22页 |
·转子不对中的故障机理和诊断方法 | 第22-26页 |
·转子不对中振动机理 | 第22-25页 |
·转子不对中的故障诊断 | 第25-26页 |
·转子支撑系统联接松动的故障机理和诊断方法 | 第26-28页 |
·转子支撑系统联接松动振动机理 | 第26-27页 |
·转子支承部件松动的故障诊断 | 第27-28页 |
·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的故障机理和诊断方法 | 第28-31页 |
·振动机理 | 第28-30页 |
·油膜涡动、油膜振荡的故障诊断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小波与聚类分析的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 | 第32-49页 |
·傅里叶变换 | 第32-34页 |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 第32页 |
·傅里叶变换的定理 | 第32-33页 |
·巴什瓦(Parseval)公式 | 第33页 |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33-34页 |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34-35页 |
·小波变换 | 第35-36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35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5-36页 |
·多分辨率分析理论 | 第36-38页 |
·小波变换的尺度-能量分布 | 第38页 |
·聚类分析 | 第38-43页 |
·聚类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距离和相似系数 | 第40-42页 |
·谱系聚类分析 | 第42-43页 |
·基于小波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转子故障诊断 | 第43-48页 |
·基于尺度-能量模的特征提取 | 第43-45页 |
·聚类分析的实现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VB 和MATLAB 的小波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故障诊断的实现 | 第49-61页 |
·VB 和MATLAB 混合编程的特点 | 第49页 |
·VB 与MATLAB 混编的几种方法 | 第49-52页 |
·借助DDE 技术 | 第49-50页 |
·利用M 文件 | 第50页 |
·利用MatrixVB | 第50页 |
·利用ActiveX 技术 | 第50-52页 |
·采用ActiveX 技术的小波与聚类分析的故障诊断的实现 | 第52-60页 |
·加载数据文件 | 第52-53页 |
·小波变换的实现 | 第53-58页 |
·聚类的实现 | 第58-59页 |
·诊断结果的实现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