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 绪论第8-15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 研究背景第8页
  2. 理论及现实意义第8-9页
 (二) 文献综述第9-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相关理论基础第12-14页
  1. 马克思的农业发展弱质性论述与资本循环理论第12页
  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第12-13页
  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3-14页
 (四) 研究方法第14页
  1. 理论研究法第14页
  2. 比较分析法第14页
  3. 文献资料分析法第14页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4页
  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4-15页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第15-19页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类第15-16页
  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第15页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征第15-16页
 (二) 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意义第16-17页
 (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第17-19页
  1. 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第17页
  2. 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第17-19页
三、 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第19-24页
 (一) 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法律体系不健全第19页
 (二) 发起人制度制约其发展第19-20页
 (三) 资金来源不足且单一,贷款成本高,风险大第20-21页
 (四) 自身缺陷限制其发展第21-22页
 (五) 机构种类多,监管要求高第22-24页
四、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案例分析第24-28页
 (一) 社区金融组织第24-25页
  1. 社区储蓄借贷联合会模式第24页
  2. 自助团体模式第24-25页
 (二) 非洲乡村银行第25-26页
 (三) 加纳的农村和社区银行第26-27页
 (四) 孟加拉国小额信贷第27-28页
五、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28-32页
 (一)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第28-29页
 (二) 降低准入门槛,放宽限制条件第29页
 (三) 拓宽筹资渠道,解决因资金产生的问题第29-30页
 (四) 优化改革,发挥自身优势第30-31页
 (五) 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差别化监管第31-32页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后记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二级分行行长“3P”模式构建
下一篇:构建我国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研究--基于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