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前言第8-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8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0-11页
  1. 研究思路第10页
  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12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第12-16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在于“结合”第12页
 (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相近之处为特征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第12-14页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第14-16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统文化特征形成机制第16-20页
 (一) 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第16-17页
 (二) 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第17-18页
 (三) 从形式和内容上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更鲜明的中国特色第18-20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第20-27页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概述第20-22页
  1. 内容上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并不断升华第20-21页
  2. 形式上具有中国品味、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第21-22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蕴含的四个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第22-27页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和谐特征第22-23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特征第23-24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本特征第24-25页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变化特征第25-27页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及特色研究第27-40页
 (一) 邓小平的传统文化思想及特色第27-30页
  1.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方针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思想第27-28页
  2. 邓小平理论强调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第28页
  3.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变革思想第28-29页
  4. 小康社会理论及其传统文化基础第29-30页
 (二) 江泽民的传统文化思想及特色第30-33页
  1. “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第30-31页
  2.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第31-32页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变化”的观点第32-33页
 (三) 胡锦涛的传统文化思想及特色第33-36页
  1. “以人为本”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的体现第34-35页
  2. 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第35页
  3. 和谐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体现第35-36页
 (四) 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传统文化思想的特色比较第36-40页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统文化特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研究第40-46页
 (一) 理论价值及意义第40-43页
  1. 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第40-41页
  2.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第41-42页
  3.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世界优秀文化的整合第42-43页
 (二) 实践价值及意义第43-46页
  1. 可以促进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第43-44页
  2.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力第44页
  3.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受众的理论素养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当前大众文化建设的研究
下一篇:日译西学与李大钊哲学思想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