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水稻新不育系的特性、配合力、杂种优势和品质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杂种优势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 第8-9页 |
·水稻杂种优势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雄性不育系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雄性不育系的定义及机理 | 第10页 |
·水稻雄性不育的类型 | 第10-11页 |
·三系杂交水稻的发展简史 | 第11-12页 |
·三系杂交水稻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试验方法 | 第14-16页 |
·供试不育系特性的测定 | 第14-15页 |
·供试不育系及其组合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测定 | 第15页 |
·供试不育系及其组合品质的测定 | 第15-16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6-36页 |
·供试不育系的特性分析 | 第16-21页 |
·供试不育系的育性表现 | 第16页 |
·供试不育系的播始历期 | 第16-17页 |
·供试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第17页 |
·供试不育系的开花动态 | 第17-21页 |
·供试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 第21-25页 |
·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21页 |
·配合力效应分析 | 第21-25页 |
·供试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25-30页 |
·供试杂交组合超亲优势的分析 | 第25-28页 |
·供试杂交组合竞争杂种优势的分析 | 第28-30页 |
·供试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第30-36页 |
·供试保持系的稻米品质分析 | 第30-31页 |
·供试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31页 |
·供试不育系杂交组合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 第31-36页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第36-39页 |
·供试不育系的特性 | 第36页 |
·不育系配组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