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30页 |
| ·抗硫化氢腐蚀管线钢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管线钢的硫化物应力腐蚀与氢致开裂 | 第12-15页 |
| ·影响管线钢抗 H2S 开裂的因素 | 第15-26页 |
| ·夹杂物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17-22页 |
| ·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22-24页 |
| ·强度和硬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 ·H2S 浓度和 pH 值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开发高性能抗 H2S 腐蚀管线钢 | 第26-28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8-30页 |
| 2. 管线钢的制备及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 第30-37页 |
| ·前言 | 第30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0-32页 |
| ·实验材料的成分及制备 | 第30-31页 |
| ·轧制工艺设计 | 第31-32页 |
| ·显微组织观察 | 第32页 |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32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2-36页 |
| ·实验用钢中的夹杂物 | 第32-33页 |
| ·实验用钢的显微组织 | 第33-35页 |
| ·力学性能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高性能管线钢的氢致开裂(HIC)研究 | 第37-55页 |
| ·前言 | 第37页 |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7-40页 |
|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 ·氢致开裂(HIC)试验 | 第38-40页 |
| ·试验结果 | 第40-49页 |
| ·表面形貌 | 第40-43页 |
| ·氢致开裂参数 | 第43-44页 |
| ·不同组织的氢致开裂敏感性 | 第44-45页 |
| ·不同强度和硬度的氢致开裂敏感性 | 第45-46页 |
| ·氢致开裂裂纹形貌 | 第46-49页 |
| ·分析讨论 | 第49-54页 |
| ·氢致诱导开裂机理 | 第49-50页 |
| ·氢鼓泡与氢致裂纹 | 第50-51页 |
| ·显微组织对管线钢抗 HIC 开裂性能的分析 | 第51-53页 |
| ·强度和硬度对管线钢抗 HIC 开裂性能的分析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高性能管线钢的硫化物应力开裂(SSC)试验研究 | 第55-63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 ·硫化物应力腐蚀(SSC)试验 | 第55-56页 |
| ·SSC 断口观察 | 第56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 ·硫化物应力腐蚀试验 | 第56-57页 |
| ·断口形貌 | 第57-59页 |
| ·讨论 | 第59-62页 |
| ·针状铁素体中 M/A 岛对 SSC 的影响 | 第59-61页 |
| ·开发高强度抗 H2S 腐蚀性能管线钢的思考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 全文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