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剧场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戏剧“假定性” | 第9-19页 |
第一节 “假定性”内涵 | 第9-11页 |
一、 “假定性”概念 | 第9-10页 |
二、 戏剧艺术创作中“假定性”的广义和狭义划分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假定性”在戏剧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 第11-19页 |
一、 “假定性”营构了戏剧特殊结构 | 第12-15页 |
(一) “假定性”营造了戏剧的“开放式”结构 | 第13-14页 |
(二) “假定性”营造了戏剧的“人像展览式”结构 | 第14-15页 |
(三) “假定性”营造了戏剧的“锁闭式”结构 | 第15页 |
二、 “假定性”成就了戏剧情节 | 第15-17页 |
(一) 戏剧情节 | 第15-16页 |
1、戏剧情节的概念 | 第15页 |
2、戏剧情节的构成 | 第15-16页 |
(二) “假定性”戏剧情节 | 第16-17页 |
三、 “假定性”实现了戏剧舞台的“虚实相生” | 第17-19页 |
(一) 观众对“假定性”的接受 | 第17页 |
(二) 戏剧创作者对“假定性”的创造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假定性”在小剧场戏剧演出中的表现 | 第19-29页 |
第一节 我国的小剧场戏剧演出 | 第19-20页 |
一、 小剧场概念 | 第19页 |
二、 小剧场戏剧概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小剧场发展历程 | 第20-29页 |
一、 八十年代应运而生的小剧场戏剧 | 第20-23页 |
二、 九十年代小剧场戏剧的商业化 | 第23-25页 |
三、 新时期多样化格局的出现 | 第25-29页 |
(一) 场地增多 | 第26页 |
(二) 场次增多 | 第26-27页 |
(三) 剧目增多 | 第27页 |
(四) 导演增多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小剧场戏剧演出中“假定性”的具体表现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打破“写实主义”戏剧一统天下的局面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对戏剧演出舞台“空间”的拓展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对戏剧演出舞台“时间”的超链接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探求我国小剧场戏剧演出中“假定性”的发展 | 第35-40页 |
第一节 重新树立戏剧魅力——肯定戏剧假定性 | 第35页 |
第二节 观演关系的重构 | 第35-39页 |
一、 空间的重构 | 第36页 |
二、 心理的重构 | 第36-39页 |
第三节 表演风格的创新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