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农村金融市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背景 | 第11-12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的研究文献 | 第14-15页 |
·国内的研究文献 | 第15-17页 |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2 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 第20-35页 |
·农村金融及市场界定 | 第20-22页 |
·农村金融 | 第20-21页 |
·农村金融市场 | 第21-22页 |
·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辽宁省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及特征分析 | 第25-30页 |
·农户的金融需求 | 第25-26页 |
·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 | 第26-27页 |
·农村公共事业体系的金融需求 | 第27页 |
·农村基础设施的金融需求 | 第27-30页 |
·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分析 | 第30-35页 |
·政府财政资金供给 | 第31页 |
·农业的自我积累资金 | 第31-32页 |
·金融机构资金供给 | 第32-33页 |
·社会关系及高利贷 | 第33页 |
·其他方面融资:国际融资以及企业借贷 | 第33-35页 |
3 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5-40页 |
·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政策性金融功能逐渐丧失 | 第35页 |
·农村国有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趋于弱化 | 第35-36页 |
·农村信贷利率高,资金外流数额逐年增大 | 第36-37页 |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缩减 | 第37页 |
·非正规金融缺乏必要的规范 | 第37-38页 |
·制约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有效供给的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农业的弱质性 | 第38页 |
·农村信用环境缺失 | 第38-39页 |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第39-40页 |
4 加快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40-49页 |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第40-41页 |
·强加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 第40页 |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防范机制 | 第40页 |
·改革并发展农村的担保抵押体系 | 第40-41页 |
·改革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 第41-42页 |
·强化农村金融的法律保障 | 第41页 |
·发挥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的调控作用 | 第41页 |
·通过财政政策引导资金流向“三农” | 第41-42页 |
·加强金融监管政策支农导向 | 第42页 |
·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 第42-45页 |
·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 第42-43页 |
·大力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 | 第43页 |
·培育农村合作制金融机构 | 第43-44页 |
·规范与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第44-45页 |
·鼓励外资银行涉足农村金融产业 | 第45页 |
·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第45-49页 |
·实现农业保险形式和渠道多样化 | 第46-47页 |
·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 第47页 |
·健全保险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