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国政治团体与政治文明发展

内容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导论第13-31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3-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二)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第15-17页
 二、文献检索与研究现状第17-22页
  (一) 文献来源第17页
  (二) 研究现状第17-22页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22-26页
  (一) 研究对象第22-24页
  (二) 研究方法第24-26页
 四、核心概念第26-28页
 五、基本问题与本文结构第28-31页
  (一) 基本问题第28-29页
  (二) 本文结构第29-31页
第一部分 政治团体在中国政治文明中的地位和功能第31-109页
 第一章 政治团体与政治意识文明第36-59页
  第一节 政治意识文明第36-41页
   一、文明的政治意识形态第37-38页
   二、文明的政治心理第38-39页
   三、文明的政治思想第39-40页
   四、文明的政治道德第40-41页
  第二节 政治团体与群体政治意识文明的培育第41-59页
   一、政治团体的价值导向职能及其实现途径——政治社会化第41-43页
   二、政治团体所代表的群体的政治意识文明状况第43-54页
   三、政治团体培育所代表群体的政治意识文明第54-59页
 第二章 政治团体与政治制度文明第59-78页
  第一节 政治制度文明第60-63页
   一、政治制度文明理论第60-62页
   二、政治制度与政治团体第62-63页
  第二节 政治团体在中国政治制度文明建立中的作用——以跟随共产党夺取政权为向度第63-70页
   一、当代中国政治团体诞生后的使命第63-65页
   二、政治团体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建立所发挥的作用第65-70页
  第三节 政治团体在中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为向度第70-78页
   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70-71页
   二、党的执政能力与政治团体的整合作用第71-73页
   三、政治团体在加强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73-78页
 第三章 政治团体与政治行为文明第78-109页
  第一节 政治行为文明第78-80页
  第二节 中国政治团体与政治参与(上)——以政治团体组织动员政治参与为视角第80-96页
   一、政治团体的组织动员职能第80-83页
   二、政治团体组织动员政治参与的途径第83-93页
   三、政治团体组织动员政治参与的绩效分析第93-96页
  第三节 中国政治团体与政治参与(下)——以政治团体参与民主协商为视角第96-109页
   一、协商民主理论第97-99页
   二、协商民主与政治文明第99-100页
   三、政治团体与协商民主第100-109页
第二部分 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中的政治团体改革与建设第109-147页
 第四章 政治团体的内部民主建设第113-127页
  第一节 政治团体内部民主存在的问题第113-116页
  第二节 政治团体内部民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第116-127页
   一、政治团体的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问题第117-121页
   二、政治团体的基层组织和团体成员的活力问题第121-127页
 第五章 政治团体社会化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第127-138页
  第一节 社会化工作机制的涵义及其职能第127-129页
  第二节 政治团体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建立原则及遇到的挑战第129-132页
   一、政治团体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建立原则第129-131页
   二、政治团体社会化工作机制遇到的挑战第131-132页
  第三节 政治团体社会化工作机制建设的对策第132-138页
 第六章 政治团体自身意识的变革第138-147页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政治团体与党—国家的关系的矛盾性第138-142页
   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政治团体与党—国家关系的相适性第138-140页
   二、政治团体与党—国家的关系遇到新的挑战第140-142页
  第二节 政治团体自身意识的进一步觉醒第142-147页
   一、政治团体要树立自觉意识第142-143页
   二、政治团体要树立独立意识第143-147页
结束语第147-154页
 一、中国政治团体促进了参与式民主与协商式民主在我国的发展第147-149页
 二、政治团体必须进行适应性变革第149-150页
 三、政治团体在中国未来政治文明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第150-152页
 四、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52-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61-16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丝间接电弧气体保护焊研究
下一篇:基于EVA的公司经理人薪酬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