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研究背景第13-15页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5-19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9页
   ·研究思路、方法第19-22页
     ·研究思路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研究创新之处和框架结构第22-26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22-23页
     ·研究框架结构第23-26页
第2章 生态效率研究现状综述第26-4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6-46页
     ·生态效率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第26-29页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第29-37页
     ·生态效率应用研究第37-46页
   ·生态效率研究现状评述第46-49页
     ·研究现状评述第46-47页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47-49页
第3章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第49-75页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第49-53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9-52页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第52-53页
   ·评价方法第53-58页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第53-54页
     ·熵权法基本原理第54-55页
     ·模糊隶属度函数基本原理第55-56页
     ·区域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模型第56-58页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过程第58-61页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结果分析第61-68页
     ·全国层面数据分析第61-64页
     ·四大区域数据分析第64-68页
   ·我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分析第68-73页
     ·区域生态效率差异的变异系数分析第69-70页
     ·区域生态效率差异的 Theil 系数分析第70-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其检验估计方法第75-93页
   ·空间效应第75-77页
     ·空间依赖性第76-77页
     ·空间异质性第77页
   ·空间效应检验第77-82页
     ·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第77-80页
     ·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第80-82页
   ·区域生态效率空间效应检验结果第82-92页
     ·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第82-88页
     ·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第88-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区域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93-139页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第94-101页
     ·空间计量模型第94-96页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第96-98页
     ·模型选择方法第98-101页
   ·各因素影响机理分析第101-110页
     ·影响因素选择第101-103页
     ·各因素影响机理分析第103-110页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110-127页
     ·变量选择与样本数据第110-113页
     ·全国层面数据分析第113-122页
     ·四大区域数据分析第122-127页
   ·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U 型”曲线第127-133页
     ·区域生态效率“U 型”曲线假设第127-128页
     ·区域生态效率“U 型”曲线实证分析第128-133页
     ·生态效率“U 型”曲线的现实含义第133页
   ·三次产业与区域生态效率的关联分析第133-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第6章 我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的收敛性分析第139-158页
   ·文献综述及收敛假说第139-142页
     ·文献综述第139-141页
     ·收敛假说第141-142页
   ·收敛模型、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第142-144页
     ·区域生态效率收敛模型第142-144页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第144页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收敛分析第144-145页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绝对收敛分析第145-147页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条件收敛分析第147-156页
     ·单个控制变量条件收敛检验第147-151页
     ·多个控制变量条件收敛检验第151-156页
   ·本章小结第156-158页
第7章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研究第158-184页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指标分解第158-160页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第160-162页
     ·源头消减效率、末端治理效率评价模型第160页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第160-162页
   ·评价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第162-164页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数据处理第162-164页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第164页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过程第164-174页
   ·工业生态效率评价结果分析第174-182页
     ·工业生态效率分析第174-176页
     ·各工业环节生态效率分析第176-178页
     ·各工业环节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178-182页
   ·本章小结第182-184页
第8章 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策略研究第184-200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质量第184-186页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186-188页
   ·积极利用外资,提高外资引进质量第188-190页
   ·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科技水平和环保意识第190-192页
   ·促进环境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创新,提高区域生态效率水平第192-194页
   ·增强科技实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第194-196页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策略第196-200页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200-206页
   ·研究结论第200-204页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204-206页
致谢第206-207页
参考文献第207-215页
附录 A 空间计量 Matlab 程序第215-217页
附录 B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相关数据第217-224页
附录 C 区域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数据第224-238页
附录 D 工业生态效率研究相关数据第238-25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55页

论文共2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基纳米晶粉体/橡胶柔性薄膜的力敏特性与力敏机理研究
下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