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目录 | 第14-17页 |
主要英文缩写表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34页 |
1. 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 | 第18-22页 |
2. 雄性不育原理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3. 花药绒毡层的发育及其功能 | 第26-30页 |
4. 花粉壁的发育及其相关基因 | 第30-34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5-51页 |
1. 材料 | 第35-36页 |
·植物材料 | 第35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35页 |
·菌株、质粒 | 第35-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51页 |
·拟南芥的种植 | 第36-37页 |
·不育突变体的鉴定 | 第37页 |
·拟南芥植株的半薄切片观察 | 第37-38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8页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38-39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9-41页 |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41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41-42页 |
·拟南芥的转化 | 第42页 |
·质粒DNA 的少量制备 | 第42-43页 |
·拟南芥植株DNA 的小量抽提 | 第43页 |
·RNA 抽提及反转录 | 第43-45页 |
·半定量及定量RT-PCR 分析 | 第45-46页 |
·芯片分析 | 第46页 |
·原位杂交 | 第46-49页 |
·胼胝质观察 | 第49-50页 |
·TUNEL 标记 | 第50页 |
·进化树与保守序列分析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拟南芥转录因子MYB103 调控花药发育分子机理 | 第51-82页 |
1. 结果与分析 | 第51-79页 |
·AtMYB103 基因的克隆与突变体鉴定 | 第51-57页 |
·AtMYB103 作用于胼胝质酶复合体基因(A6)及外壁形成相关基因(M52)的上游 | 第57-59页 |
·AtMYB103 在花药中的绒毡层细胞及小孢子母细胞中高效表达 | 第59-60页 |
·绒毡层特化及分泌功能的缺陷导致了ms188 突变体花粉外壁的异常 | 第60-62页 |
·基因芯片分析在花药发育中受AtMYB103 影响的基因 | 第62-65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 | 第65-67页 |
·AtMYB103 突变导致花药发育中激酶的表达水平变化 | 第67-69页 |
·在ms188 突变体中差异表达的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 | 第69-72页 |
·绒毡层细胞的PCD 过程并不受AtMYB103 调控 | 第72-74页 |
·在ms188 中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 | 第74-79页 |
2 讨论 | 第79-82页 |
·AtMYB103 是控制花药绒毡层发育的关键基因 | 第79-80页 |
·AtMYB103 在花药中起重要的转录作用从而调控花粉外壁的发育 | 第80页 |
·AtMYB103 是R2R3-MYB 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 | 第80-82页 |
第四章 绒毡层发育与功能转录调控途径的初步研究 | 第82-102页 |
1. 结果与分析 | 第82-100页 |
·一些转录因子对绒毡层发育至关重要 | 第82-90页 |
·拟南芥绒毡层发育与功能关键基因遗传通路的初步确定 | 第90-93页 |
·原位杂交表达分析进一步证实上述转录调控途径 | 第93-99页 |
·相关转录因子突变体的双突变分析 | 第99-100页 |
2 讨论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和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5页 |
附录 | 第115-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20-122页 |